第104章 熊皮人——黑夜永无止境(1)(1 / 2)

永夜五年,黑夜仍旧没有尽头。

方栖桐在日记上写下几行字,自从闭日城进入极夜后,她就有了这个习惯。

现实中的末世并没有电影里那么血腥与残暴,它一点一点地消磨着人的意志,让人崩溃。

这五年来,因为没有白天,许多人自杀了,这些人难以忍受黑夜,尤其是这样无休无止的黑夜。

白天似乎永远也不会到来。

科技的发展让这座城市陷入了这样永无止境的黑夜后,仍旧能够运转,只是运转得不太顺畅。

没有白天也就没有太阳,需要太阳才能生存的动植物和人类都活不下去。生态链的全面崩坏,导致食物短缺,疾病蔓延。

末日的景象可从中窥见一隅,各地区将彼此间的矛盾搁置一旁,齐心协力进入人造太阳建设,耗费了大量的金钱、能源。

人造太阳计划在进行当中,永夜早期,出现的动乱也被有效控制住。永夜末世并未让人类和此星球上的其她生物获得异常能力,所以热武器的作用仍旧巨大,这也是暴乱不多的原因。

当第一个人造太阳被投入到高空上,人们都认为永夜无需惧怕,然而人造太阳产生的光与热都不能满足生命存活的需求。

不过有太阳总比没太阳要好,所有人都坚信希望会到来,黎明也会到来,她们很快就能够见到太阳了。

人造太阳所耗费的能源太庞大了,整个星球都无法供应得起。在人造太阳计划第二年,这一计划就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杜凝天就是这时候被顶锅出来遭人唾弃的角色,她是第一个提出这个计划的人,也是第一个意识到永夜降临,人类的末世到来的人。只是当她发表论文隐晦提出永夜即为末世后,被约谈了,几天几夜的彻谈后杜凝天便撤销了自己的这篇论文。但她本人依旧坚信末日即将到来,所以很早之前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囤货。

她从研究院辞职宅在家,都要末世了,谁还拼死拼活努力奋斗,还不如多活一天是一天。即便如此,永夜几个月后,她被研究院返聘,永夜迟迟没消失,直接证明了杜凝天的推论是正确的。

恐慌在不断蔓延,社会新闻里已经出现多起自杀案件、暴动案件……政府必须将恐慌控制住,也要提出一个行之有效方案,把民众的绝望情绪压下去。

再持续下去,政府将没有权威与效力。闭日城政府联络了其她地区政府,商讨如何面对人类的末世,甚至说是蓝星的末世。

杜凝天在会议上指出,可以制造人造太阳,人造太阳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民众焦虑,但要知晓人造太阳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同时人造太阳的计划也会让蓝星资源迅速耗尽。如果永夜迟迟不结束,那么真正的末世会比预想中要快得多。

全球的聪明人不止她杜凝天一个,在多番商议下,还是推进了人造太阳计划。决策的制定者算不上聪明人,又对永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对他们来说,解决眼前的困难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政府没有公信力就会被推翻,而重新建立权力机构将困难得多。而且他们认为,永夜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说不定人造太阳未建成永夜就结束了。

可惜永夜又持续了两年,人造太阳维持着现有社会的表面稳定,然而资源短缺,再生资源无法供应上被消耗的资源。

人造太阳计划的失败,将人类末世速度的推进加快了有数年。而作为该计划的倡导者,杜凝天被视作人类罪人,即使在人造太阳计划中后期,她早就不是该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但此刻她仍要站出来向民众道歉。

杜凝天对着媒体假惺惺道歉的时候,觉得世界真可笑,怎么不让那个人造太阳计划推出后领功的救世主出来道歉啊?

不会死了吧?

不舍得呗,都末世了,还要搞老一套。

要不是枪口抵着她,杜凝天早就撂挑子不干了,一天天的她就和作孽一样。

永夜第二年年末,各城区随机出现了一个黑色的深渊,好奇进去的人再也没出来过。而且这个深渊似乎有着挑选机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跳进去,只有看见深渊的人才能进去。那些看见却没跳下去的人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转机。

灾难迫近之时必有转机,只是这个转机看起来很是危险。要么苟活到自己苟活着,还能活几年,要么进去换一个亿分之一的可能。

大多数能看见深渊的人选择了前者,杜凝天却一反常态,选择了后者。

当她做此决定时,方栖桐阻止她:“师妹,你一向贪生怕死。”

“哎呀,进去玩一玩,我好久没见过白昼了,说不定进去后就是另一个世界,现在小说不都流行穿越嘛!”杜凝天比方栖桐小了十岁,却是同门师姐妹,她们在同一个导师手底下做研究,后来选择了不同方向发展。

杜凝天十四岁进入大学学习,又用四年时间直升博士,那时候方栖桐也在继续自己的博士学位。杜凝天是少有的天赋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