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西凉国咱学不来(2 / 2)

。之前,大梁各郡虽然有官道,但很多地方因为跨了行政区,所以是不通的,陈长生打算利用一个秋冬季节,把这些官道全都连接起来,并且升级改造成四车道的战备公路。

他之所以打算这样做,是为了能更快速的调动军队,连接国内各县形成一体化发展。

陈长生把想法跟王冠智一说,王冠智就摇头反对。

“王上,你不是说要轻徭薄赋,让国民休养生息吗?这还不到半年,你就要搞这么大的工程”

“斯,相国,与民修养生息和修路也不冲突啊?”陈长生说。

大梁地处北方,一年一熟,农民种地用时只有四五个月。其他时间除了发展养殖,基本就没啥事儿干了。

陈长生的意思,既然农闲,就应该去打工赚外快,贴补家用,有了钱,来年也能扩大再生产。

“我的王,这能成吗?”

当王冠智听明白陈长生是要雇佣民工来修路时,嘴巴好久没合上。

按照他的预算,陈长生修这条路,至少要投入好几十万两银子。

“要想富,先修路,老王,你就听我的吧!

”陈长生嘿嘿一笑道。

接着,陈长生一道命令下去,在全国征召民夫打工。

开始,应者寥寥无几。因为从前他们把这种劳动叫服徭役,官家不仅不给钱,百姓还要搭上干粮。工作环境很艰苦,吃得恐怕比牛马都差,而且受工伤的概率很大。

但他们听说“打工”是给钱的时候,又抑制不住赚钱的想法,试探着去应募。

结果,陈长生说到做到,无论修路,修桥,盖房子,找农民工都是给工钱的。而且还规定最低工资不得少于三十文。这就让许多老百姓手里有了活络钱。

这下可不得了了。就连瘫在炕上几年的人都爬起来嚷着要去“打工”。

老百姓感激西凉王仁政的话就不用繁絮了,反正他们做梦都会吓醒,因为从古至今还没听说有这等好事情,怕是假的。

陈长生在西凉的民意拥戴率有多高不用想就能得知。

这件事情又被王冠智汇报到朝廷那里。

亓无忌一听,眉头紧皱,“这西凉王陈长生究竟多有钱?”

“不,陛下,这些钱都是来自税收!”王冠智如实说。

“税收?凉州不是十分之一的税收吗?”

“陛下,凉州的人种地有利可图,西凉王又让他们农闲时赚钱,这些农人把赚来的钱再投入到地里,结果地越开越多,牲畜也越养越多,而且西凉王还许他们低息贷款买农用机具,效率是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多了,税收也就多了,另

外,北匈奴和咱们贸易,西凉王也收他们的税,光这一项,一年就有十几万两呢”

亓无忌没有再说话。

现在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

虽然亓无忌没有马克斯的深邃思想,还不知道陈长生在西凉取得的经济奇迹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但他很有远见的预感到,西凉国离自己的大梁越离越远了。

不仅如此,有西凉国做样子,大梁的人都会向往西凉,与自己背心离德。

必须阻止陈长生继续这么干下去!

这时,亓无忌多么希望陈长生是个暴虐荒淫的庸人昏君啊!

“传我的旨意,就说陈贵妃思念家人,让西凉王妃带小郡主来京省亲吧。”最后,亓无忌想出了一个昏招——用老婆孩子逼陈长生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