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国家动荡(1 / 1)

经过高洋的夺权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动荡不安,百姓食不果腹。道路上都是饿死的行人。然而历史已经被彻底改变这个时代李渊起兵造反。

当时,高洋实施重税重役,引起大批农民的不满,在各地起事。李渊便趁机起兵攻入魏国成都,建国大唐。

李渊为何有这等本事呢?

首先,李渊本人有实力与魏国抗衡。

李渊是八柱国李虎的后裔,擅于射箭、领兵,曾大败突厥,立下战功,于是升迁为太原留守,并在任期内立下了威名。

此外,李渊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也是李渊的得力助手,在李渊起兵的时候,领军打下无数场战争,为唐朝的建国与统一做出相当大的贡献。

不过,最初李渊其实没有想要反魏。在各地农民起义时,李渊不断出兵征战,为魏国朝打退不少农民义军。但万万没想到,如此奋勇杀敌的李渊,却遭来隋炀帝的猜忌。

李渊性格潇洒,不拘小节,自小便受到皇后的喜爱,自己也广结天下英雄豪杰。皇帝对此相当不快,更觉得李渊的所作所为是在勾结党羽,计划反魏。于是,隋炀帝派亲信高君雅、王威在李渊身侧,随时汇报李渊的一举一动。

为此,李渊虽感到不适,但还是默默忍耐,期望皇帝有一天能明白自己的忠诚。

后来,随着农民起义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官吏也跟着造反。

当时,军阀刘武周在马邑起事,距离李渊留守的太原非常近,对李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李渊次子李世民认为各地起事一发不可收拾,魏国必亡,于是暗中为父亲联络各地英豪,秘密策划谋反。

于是,李渊就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起兵反魏。

首先,李渊招募军力,操练军队,假装要抵抗刘武周。隋炀帝亲信高君雅、王威不疑有他,并未对朝廷上报任何情况。皇帝本身则身在江都,流连酒色,未对李渊有所防范。

不过,当李渊将兵力聚集在晋阳郊外的兴国寺时,高君雅、王威开始担心李渊有二心,所以想借着祈雨的名义,骗李渊到达晋祠,暗中杀害李渊。

对此,李渊先发制人。

他先是在晋阳宫召开大会,讨论征伐义军事宜,要求所有人参会。等到高君雅、王威一到场,李渊便一声令下,命躲藏树林中的军队一拥而上,捉住两人。

后来,李渊派心腹刘文静修书送给突厥,向突厥称臣,一方面是防止自己起兵时突厥进犯,一方面是想跟突厥借兵,帮助自己完成建国大业。

突厥始毕可汗见到隋朝大将李渊竟跟自己求和,还献上大量金银财宝,于是欣然借兵给李渊。

突厥大批兵马抵达晋阳后,李渊借机散播谣言,声称是高君雅、王威勾结突厥,并且假意派兵击退。晋阳人民由此对李渊特别感激,支持李渊抗魏。顺应民意,李渊向朝廷发布檄文,正式起兵反魏。

至此司马家落败,然后李渊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