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2 / 2)

之乱,抠鼻。】

已经下旨封李世民为太子的李渊听着天幕不可置信的说道:“如此这节度使不是国中之国了吗?”

李世民也是面色凝重,军权政权皆系于一人之身,这是生怕其他人没有造反的资本呗,别说只是干儿子了,就是亲儿子有这资本也想试试那皇位是什么滋味啊。

还平衡,这不叫平衡之术,这叫养虎为患!脑子有疾!

天授年间,看着天幕的武则天本来是心情平静的,对于将来是李氏皇族重掌江山的事情她心中也是早有预料,可这江山交给你是让你治理的,不是让你摔个稀巴烂的。

武则天冲着李隆基笑了笑,很是慈爱,对此李隆基表示不敢动,不敢动,武则天看着僵在原地的他轻笑一声。

【“然后不断地加码,试图保持平衡的李隆基玩脱了,手中有兵有兵,要钱有钱的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大唐和平得太久了,突然经历这样的动荡河北诸县的县令不是直接投降就是逃跑。”】

【“那么大唐难道就没有好的将领应对了吗?不是,有的,当时作为名将的高仙芝和封常清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避免潼关无兵镇守而被攻破导致长安陷落的情况拒守不出。”】

【在当时兵力悬殊的情况之下,这当机立断的果决让他们在叛军的屡次攻击下守住了潼关,大唐获得了宝贵的时间,此时,安禄山哪怕话说得再花团锦簇,但全大唐都知道他是反贼并不认同他,此时,经过几代明君的治理,百姓对大唐的眷恋亦是最深刻。】

李世民听着却捏紧了手,这样好的局面就是头猪也能守得住吧,怎么最后反倒弃国度而逃了呢?

天策上将李世民表示不理解,这波优势在我,平叛不是手到擒来吗?

程知节等人也是挠破头了都想不明白,难道是天降陨石?要不然怎么会输呢?有一个知人善用能文能武的主上的他们实在是不理解。

很快他们就知道人类的多样性。

【“面对这样的局面,唐玄宗是怎么做的呢?直接一道圣旨下去要斩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要问为什么?因为他们兵败了还敢拒不出战?】

斩了!

斩了谁?为什么斩了他?

这件事情的逻辑在哪?

李元吉都惊呆了,哪怕他自个儿也不是啥有才能的人也知道临阵斩将就是在作死啊!

武则天这次都不叫李隆基了,一把捏着他的手腕,柔软的带着温度的手在李隆基看来不亚于一条毒蛇冲他滋滋的吐着蛇信子。

李旦有心想求情,武则天已经先行一步的看向他:“天子是天下黎民百姓供养着的。”

性格温弱的李旦面对强势的武则天只能退下,能够清晰的感觉到祖母已经对自己起了杀心的李隆基,只能在心里祈祷未来的自己有骨气些,在这样的巨大变故下迷途知返。

【“兵力悬殊还非要高仙芝等人出关迎敌,这不是送死是什么,两位当世名将却为此死了,死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无辜,结果这样的事情李隆基又重新的炮烙了一次。”】

【“天宝十五年,此时叛军已经攻占了洛阳,潼关作为最后防线可谓是重中之重,此时哥舒翰遇到了和高仙芝等人一样的困境,虽然号称手里有二十万大军,可仓促之间东拼西凑凑在一起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此时,据守潼关不出,趁机练兵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唐玄宗表示我不听,你要是不出关迎敌,你就去死吧,哥舒翰能怎么的?前车之鉴摆在那的,他不想死只能出兵,结果全军覆没。”】

【“潼关也沦陷了,就在这危急长安的时刻,咱们这位被唐人寄予希望的君主在做什么呢?直接丢下国都丢下满城的百姓让最后的能抵御敌人的禁卫军护他跑路了,带了妃嫔大臣,甚至杨贵妃的姊妹,就是没有告知百姓,生怕百姓会成为他跑路的障碍。】

【这位曾经英明神武的圣君,已经在这些年的骄奢淫逸之下变得面目全非,可百姓们不知道,大唐的将士们也不知道。

淳朴的百姓自发的为因为仓促逃跑而物资不足的唐玄宗献上了家中最好的食物,大唐的将士们拼命地守护着大唐,以至于发生了那样惨烈的睢阳之战,悲壮的满城皆是白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