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1 / 2)

太子妃攻略 山君孟夏 1585 字 2023-05-31

谢静姝握住了王夫人的手,乖巧懂事的说:"我明白娘亲和祖母的意思,以后会更加注意的。"

王夫人听到这话反而说:"这些事做到心中有数即可,也不必事事周全。你是府中嫡出的大小姐,不提你嫡亲的兄弟,其他的兄弟姐妹中,没有比你更尊贵的,多的是人想要讨好你,你指头缝里随随便便漏出一点来,都是她们求之不得的好处,只是你自己愿意给,和被别人逼着给是不一样的,你祖母和我叫你,是不想你被人蒙住眼睛和耳朵。"

“我还是不太明白。”看着王夫人愈发温和,谢静姝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她倚靠在王夫人的怀里,语气有些闷闷不乐。

王夫人想了想,摸了摸谢静姝的头:"你还小呢,不管怎么样,你还有我,还有你祖母,甚至你爹也是十分疼你的,就算有一日我们都不在了,你的两个哥哥也会看顾你的,你还有点是时间,慢慢去看,慢慢去学,我小时候也不是什么都懂呢,都是经历的事情多了,便也明白了这世上的许多道理,如今天天给你念叨,也不过是想让你以后少走些弯路罢了。你已经很是聪明懂事了,要是以后芸娘有你一般乖巧懂事,我也就放心了。"

谢静姝说:"我是娘生的,芸娘也是娘生的,娘亲觉得我乖巧懂事,以后芸娘肯定也是一样的,再说就像我有哥哥们一样,芸娘也有我呢,我以后也会好好照顾她。"

这话说得让王夫人十分开怀,对于后院里的女人孩子她心中并不在意,她从小就是这样,比起追求男人的宠爱,她更喜欢手握权利的感觉,在这方面谢玉庭已经给了她足够多的体面,府中的中馈都是由她打理,外面的产业也从不瞒着她,也不介意自己插手,她每天忙着府里府外的事情,日子过得十分充实。另外谢玉庭虽然有些风流,但是从来不在外面寻花问柳,招惹不干不净的东西回来,对于府中的姨娘也从来不抬举,全听她的安排。再就是对她嫡出的孩子也是十分上心,并且只对她嫡出的孩子上心,虽然看上去有些薄情,但是对别人薄情,总比对别人多情伤了王夫人的脸面好。谢玉庭这样已经是好过他许多同僚了,她出去参加夫人们都宴会的时候,也是许多人羡慕的对象,也因为谢玉庭没有给她弄一堆的烦心事,下面的事情只要不惹到她,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求一个好名声,也是为了孩子们将来好说亲。

王夫人拉着谢静姝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就让谢静姝进正院的小书房上课,她是女孩,并不需要考科举,只是简单学些诗文,懂得些道理,腹有诗书气自华,顺便养养一身的贵气而已,不然以后她嫁人了,恐怕很难和丈夫聊到一块去。至于庶女们,王夫人也并没有骗谢静姝,像他们这样的大户人家,庶女们肯定不能大字不识一个,但是想要和嫡女一样精心教养也是不可能的。都是差不多开始说亲了,就拘在家里好好学两年的字,认得账本,会打算盘,也就差不多了。

谢静姝如今虽然只有六岁,但是谢老夫人和王夫人已经在看一些差不多家世家同年二郎的名单了,这种都是费心费力的事情,要早早准备起来,比如谢静安和谢静明这里,谢老夫人和王夫人也是看中了几家姑娘,等他们年纪差不多了,又没有什么大的变故的话,也就差不多能定下来了。至于其他的几个孩子,还不急,都是等他们差不多长成了再看。

谢静姝只上了一个时辰的课便被王夫人送回了谢老夫人的院子里,谢老夫人特意叮嘱说请了外面的衣裳铺子给谢静姝量身,王夫人自然不会耽误功夫。反正还是那句话,谢静姝也不用考科举,偶尔少上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课也不打紧。

谢静姝回到宁春堂的时候天工坊负责量尺寸的绣娘已经到了,绣娘看到谢静姝很是夸赞了一番,好话说了一箩筐。谢老太太虽然只是笑笑没有说话,但又多挑了两匹上好的料子。

这种场合下,谢静姝向来是不爱多话的,只是礼貌的笑,配合着绣娘量身,谢静姝的皮肤随了谢大人,冷玉一样的白。几个兄弟姐妹中,她是最白的。从她出生起,不管是谢老夫人和王夫人也好,还是嬷嬷丫鬟也好,都是下了真功夫来给她养这身肌肤的。

“我们家孙女怕晒,出门是离不得幕篱和帷帽的,这些也要根据每身衣服的样式来搭配上。"谢老夫人说着又让身边的丫鬟拿了好些适合夏天的布匹出来,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上头赏的,旁人送的,手头上肯定都是有不少好料子的,府上也养着几个会做衣裳的丫鬟。

只是外头的铺子,比如说天工坊里面专门给大户人家做衣裳的绣娘手上功夫要比府里的丫鬟好上许多,所以一般来说普通的料子或者一些比较私密的物件会交给府里养的绣花丫鬟或者主子身边的贴身丫鬟做。比如几位姨娘和庶出的少爷小姐的衣物便大多是如此。但是要是做比较精致贵重的衣裳,那就还是得请外头的铺子来做了,一身衣服做下来最少也得七八两银子,够普通百姓一大家子人半年的嚼用了。

在谢家一个姨娘一个月的例银是三两,庶出的小姐十岁前例银是一两,十岁后是三两,一直给到她们出嫁。出嫁的话公中会陪嫁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