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1 / 3)

争春 阿黎爱吃鱼 2245 字 2023-06-03

“哥,你答了几道了?”姜无意看着姜青玉跑上跑下地拿谜题,大汗淋漓的,忍不住询问。

不在酒的规矩,一个时辰内拿了灯谜,写上答案交予负责的人,对了便记名上榜。这除了最终榜一免单一日,只要答对就可得天灯一盏,答对得越多最后写着你名字燃放的天灯也越多,有不少学子借此祈福自己科举高中或是讨得佳人欢心,就连不怎么通学问的人也要凑个热闹,看能不能猜对那么一两道题,给家人求个祝愿。

不在酒每年准备五百道题目,猜字谜,接对子花样百出。

灯会开设十年以来,最高纪录也就是成晟十五年,何霄一人便答了一百四十七道,这何霄亦是那一年秋闱榜首,此后一路平步青云,官至户部右侍郎。何家本是木匠出身,难得出了一个何霄,本家水涨船高,迁至京都,旁支的也多少搭了点关系,有了倚靠。还留在泉州的何家即是何霄三叔的血缘。

也因如此,大多要参加秋闱的学子都会来试试,讨个好意头,望金榜题名。

眼瞧着半个时辰过去,上头的灯谜也越来越少,姜青玉也有些急了:“这才答了十五道!”

姜无意不善诗书,但就她多年所受教育来看,这不在酒的灯谜并非寻常,有简单易得的,也有需细细思考的,要在一个时辰内尽可能多地答对也确实不易。

她凑近了看姜青玉手中的灯谜,笑道:“哥哥能答对十五道已经很厉害了,有这些灯燃放也很好看!”

姜青玉知道无意这是在宽慰自己,科试在即,他颇为紧张,便想着多答一些,既为父母妹妹祈福,也给自己讨个好意头。

姜无意抬头望去,上面的名字繁杂,目前最多的答了应有三十余道。

“谢庆云……”姜无意喃喃念出那人名字。

姜青玉刚把手中那题解出来,听到无意的话,颇有感叹:“他是我们书院最有天赋之人了,十二岁便中秀才,还拿了科试第一,今年的秋闱他应是没什么问题,成了便是十六岁的举人,前途不会比何霄差多少。”

姜无意递过新题:“哥哥也不比他差!”

这并不是姜无意偏心之言,姜青玉今年十三,也已过了岁试,只待科试取得个好名次,便可以参加秋闱了。

新皇初立,正是需要人才之际。姜无意想只要处理好三年后为皇后安胎一事,姜青玉的成就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她的哥哥指不定未来还胜过何霄许多!

许是有了妹妹宽慰或者有了追逐的目标,姜青玉后半程做题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渐渐地名字下头的正字多了起来。

“时辰到!”哐啷的铜锣声响起,大家都不约而同停下了笔。

姜无意数了数,这第一的谢庆云答了整整七十道题,而姜青玉奋力直追,最终答了五十九道,进了前三。

姜无意忍不住鼓掌,小脸通红:“哥哥真厉害!”

姜青玉呵呵直笑,看了眼不远处的谢庆云,还是如在书院时那般冷着张脸,看不出欢喜悲伤。

谢庆云听完负责人报了名次,上台拿了可在不在酒面单一日的令牌,也不顾那些即将燃放的天灯,头也不回地走了。

而其余人各自认领了自己的天灯,在灯上写下自己的祝愿,便随着不在酒的烟花一同燃放。

姜青玉也就拿了三盏天灯,其他的写不写无所谓,只是一同放着好看罢了。

“愿父母安康顺遂。”

“愿妹妹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愿吾能金榜题名,青云万里。”

简简单单地写了三盏,他便把剩下的都给了无意。

姜无意拿过两盏灯,慢慢提笔却不知道要写什么,她的愿望其实很多,刚穿越那会儿她只想回家,后来她想自由快乐地活着,再后来她想家人平安顺遂,如今人生再度重启,她却发现有许多事只靠祈愿是根本做不到的。

“小友可是不知要写什么?”陌生的声音传来,姜无意抬头,脑海中的红色警报响起,她看着眼前的男子,心里却唤出了他的名字。

陆泓彦眼瞧着这灯会将散,与康和商量了会连夜赶往郑州,便打算离去。

下楼后却望见是午时那对兄妹,那小姑娘眉目间似有愁绪,陆泓彦不忍,上前欲指点一二,若是能让这方少年人有所得他自己也觉得开心些。

姜无意摇了摇头,她想起了自己曾学过的很多诗,看着不在酒的牌子思索一番后,她一笔一划地在那盏天灯上写下了那再著名不过的句子——“与尔同销万古愁”。

随后她拿起另一盏天灯递给了陆泓彦,眉眼弯弯:“我只写这一盏,看你也没天灯,这盏便送你了吧!”

言罢,姜无意拿着自己那盏灯便去找哥哥一同燃放,徒留陆泓彦愣在原地。

陆泓彦看着那小姑娘一蹦一跳地找了兄长会和,两人将自己写的天灯与那几十盏空白的一起燃放,脑海中却尽是天灯上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