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2 / 2)

亡灵的面孔 水晶杯子 1685 字 2023-05-28

是谁啊?”

程如心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是今天刚刚到校报到的老师。

她的身份一表明,她的话自然就没人怀疑了。

于是朱远严肃地批评了那三个女生,然后就让大家散了。

这下轮到程如心惊愕了:“这就完了?不罚站不做检讨?不让她们请家长?”

朱远一时语塞,只能说:“程老师,咱们回头再说。”

同学们都纷纷散去了,那个女生没人陪,没人安慰,甚至都没人跟她讲一句话,她就默默的蹲下来收拾被散落一地的书包。

也许是被她眼中的倔强打动了,也许是被这种孤单触动了同情,程如心主动走过去,蹲下来,问那个女生:“我帮你缝一下衣领吧。”

于是程如心把那个女生带到自己第一天入住的宿舍,给她缝了衣领,还给她煮了一碗方便面。

这就是她与张桐桐相识的全过程。

再后来,从朱远的口中,从周博的口中,程如心知道了更多张桐桐的故事。

张桐桐的父母原本在良县里开了一家小小的理发店。

他父母想要一个男孩子,据说张桐桐出生在大冬天,当天就被他爸扔到了屋外,后来还是她那个又聋又瘸的奶奶把她捡回去的。

后来,张桐桐都3岁了,她父母还不给她上户口,还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催了好几次,她父母才给她上了户籍。

等到张桐桐6岁的时候,她父母离开良县,去外地打工了。她奶奶跟亲戚抱怨的时候说,去外地打工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偷偷再生一个男孩儿。

从6岁开始,张桐桐就跟着奶奶一起长大。

不过,张桐桐父母离开良县的时候,听说欠了很多人办理发会员卡的钱。

那个小理发店,本来做的就是街坊邻居的生意,这一下全得罪光了,闹得沸沸扬扬,口碑极差,那时候每天都有人上张桐桐奶奶家里要债、叫骂,虽然后来都如数退还了,但是在街坊口中,她们一家子就成了骗子。

在这种情况下,邻居都告诉家里的孩子,不许再跟张桐桐一起玩了。

这种情况,就一直延续到张桐桐上小学。上了小学,那些周边的孩子都上同一所学校,于是把这些话也带到了学校,从小学开始,张桐桐就变成了全班最没人搭理的孩子。

而张桐桐的父母,一开始还逢年过节偶尔回来一两次,过了几年后,听说是在外地工地上生了个男孩儿,从此再不回来,只每年把张桐桐的微薄的学费生活费寄回来,从此不闻不问,仿佛没了这个女孩儿。

张桐桐就在这种孤僻的环境里,慢慢长大了。

她上了小学,上了初中,但是年纪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并没有对她的生活,带来什么积极显著的变化。

其他人有父母督促学习和进步,而她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年纪大了,耳朵背了,一条腿还不利索,别说教给她什么为人处世的道理、面向未来的理想、形成人生的三观,也从来没那个意识或能力去督促辅导她学习,能维持她饿不着、冻不着就不错了。

于是,她每一学年,都是全班成绩最差的那个人,今年她初三了,但是所有的老师都说,如果没了九年义务教育,张桐桐是肯定考不上高中的。

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如此,她家庭条件也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吃的穿的玩的都不好,再加上父母的负面评价和口碑,还有她从小跟奶奶一起生活造成的孤僻不擅长交流的性格,总之,这一切加在一块儿,她就成了全班最受孤立、最不受欢迎、最容易受到霸凌的那个人。

所以,程如心看到的那场打架,只不过是日常而已,所以张桐桐才那么有经验。

而朱远为什么不管,朱远也很无奈。

这一次,是程如心亲眼目睹的三个女生打了张桐桐自己,而上一次,是张桐桐把一个女生的脑袋打出了血,人家家长闹到学校,在校长办公室又哭又闹,可是校长和朱远也没办法。

叫家长吧?张家奶奶眼花耳聋。赔钱吧?真没钱。走法律吧?她还未成年。而且学校也不希望这件事闹大。

张桐桐还在享受九年义务教育,退学也不行。

除了没有用的批评教育,别无他法。

最后还是学校出面,赔钱道歉,息事宁人,朱远作为班主任,又受气、又赔钱。

而且这还不是第一次。

张桐桐性格倔强偏激,下手又狠,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初中,这种事出了很多,每一任张桐桐的班主任,都头疼班上有这么个学生。

所以,朱远除了批评教育,他是真没办法。

而这也使张桐桐越发受到全班级的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