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风浪不止(3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35 字 9天前

在江淮此前,云南顶多出过一些二甲进士,哪里出过探花这样的存在。

正因如此,在江淮还没有南下前,他就已经打探清楚了江淮的底细,惊讶其农奴之子身份外,也不得不佩服江家的门风。

对于江大日这种大字不识的农奴能教导出江淮这样的人物,他心里还是十分佩服的。

正因了解江家情况,他这才没有献上什么土特产来引人发笑。

现在看来,他算是做对了。

李骥放下心来退出小院,见他离开,江淮这才对身旁的吏员开口道:

“你派人去军营询问一下陇川伯是否在陇川,若是不在,便将我这份手书交给军营的千户官。”

“另外,伱派人前往我家乡,让我父母好好在家休息,通知前吏员高观来衙门报道。”

“是……”

江淮拿出早早准备好的书信递给吏员,吏员闻言也作揖应下,随后转身便走出小院,将江淮交代的事情令人前往办理去了。

陇川四县分布在三个河谷中,南甸则是位于两个河谷的岔道处。

从蛮莫前往南甸不过二百里,从陇川前往南甸则是一百二十余里,至于干崖距离南甸不过区区三十余里。

因此面对江淮的召见,三县知县仅仅四日便先后抵达南甸县衙。

他们带来了本县的《黄册》及《鱼鳞图册》、《粮册》,甚至准备了一些土特产来应变。

然而出乎他们的预料,召见他们前来的江淮没有立马和他们议事,而是要走了诸多文册后,便将他们晾在了一旁。

在他们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江淮则是与张府丞在小院中接见了风尘仆仆赶来的高观。

他稍微收拾了一下自己,但不管怎么收拾,几年的务农生活还是让他看上去有些过于成熟。

“仲怀,我来与你介绍,这是此次科举二甲第一的张渤海,表字会明,如今担任我陇川府府丞,你称呼他为兄即可。”

“会明兄,这是我竹马之兄弟高观,高仲怀,早前遭人诬陷落了罪名,但不影响担任吏员。”

“此次我将他召来,便是为了让他与我们好生说说这陇川的弯弯绕绕。”

江淮作为中间人,分别为张渤海与高观相互介绍。

张渤海虽然成为官员,但他的出身让他并没有那么高傲,相反对于高观这种在基层走过一圈的地方吏员,他表现得十分欣赏。

“仲怀,你的事情我已经听文清说过,此事不怪你,你不要有任何负担。”

“多谢张府丞体谅……”

张渤海举止大度,这让高观原本有些自卑的心理稍微打开,随后与二人坐下说起了这陇川的弯弯绕绕。

尽管陇川府在王瑄治下,可由于土司叛乱频繁,加上王瑄鲜少干涉地方政务,因此当地的吏治便野蛮生长起来。

这其中,关于吏治为何腐化严重,主要也与当年被流配而来的江南数十万建文佞臣家眷有关。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而陇川之地完全是一堆老鼠屎中掺杂白米,自然干净不起来。

曾经那群建文佞臣很是清楚如何贿赂拿捏官员,如今不过是把手段用在吏员身上罢了。

对于他们的手段,大部分吏员是无法抵抗的,故此当地的吏治才会如此腐败。

尽管当初的“解缙案”牵扯了不少人,但并没能把陇川的吏治清洗干净。

正因如此,高观很清楚四县文册都有猫腻,而且猫腻很大。

得到了高观的帮忙,江淮很快便叫来了府衙的所有主官,几人在高观的帮助下开始查账。

拿着四县的账本,自然是查不出他们贪腐证据的。

不过凭借经验,高观很清楚文册之中的小猫腻。

这些东西并不足以清扫整个陇川官场,但却足够让江淮他们知道陇川的情况。

连续三日,七人一步都没有离开小院,直到第四天,他们才大概算清楚了陇川的真实情况。

“口数三十四万七千六百二十七人,这应该是没问题的,现在没有人头税,不至于会有人隐匿人口。”

“问题比较大的,是陇川二百万亩耕地的土地属性,以及作物属性。”

“按照我们的标记,陇川的耕地应该在二百一十六万左右,这其中的许多耕地都种植着甘蔗、桑树、大豆等作物,但文册上写的都是种植稻米。”

“这些土地,需要我们派人去查出才行,不过府衙吏员仅有一百余人,想要查清楚比较困难。”

张伯将四天整理出的情况说出,高观闻言也建议道:“我建议用推广新作物为突破口,以此来让他们放松警惕。”

高观说罢,江淮却摇头道:“不用我们查。”

“不查?”张渤海皱了皱眉:“若是不查,如何整顿吏治,不整顿吏治,如何推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