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她卖了女鬼的陪葬品(1 / 2)

七月是瞳古的雨季。

张知润走出办公室,天空又下起了瓢泼大雨,透过走廊看向窗外,那被雨水浸润的草木枝叶,是近乎夸张的茂盛。

而她的内心此时去不太美妙,如同这雨般,汹涌澎湃,难以平复。

小腿肚微微有些发软,撑着窗台,又后怕又心惊。

怪不得宋承霖准备的资料会那么齐全,六年前,保不齐当时接手的就是他,还有老刘头,怎么会在那么偏僻的地方找到卖土鸡的农家,还把炖汤的时间把握的那么精确,连来回车程时间都算上,除非是去过,不然张知润想不出其他的理由。

可为什么项目会被搁置,一搁还是六年?

是当时技术不成熟,还是……不能挖。

她呼吸逐渐急促,突的想到什么,直愣愣的冲进雨幕中。

等张知润回到寝室哪还有李语的影子,喘着粗气问:“语子呢?你们联系上了吗?”

谢芃舒被吓得一个激灵,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

“去食堂了吧?”她见人浑身湿漉漉的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又马不停蹄的拿起手机:“赶紧发消息让她给我带个饭。”

张知润脸色微微发白,抿了脸上的雨水,扭头就跑。

“哎,知,你去哪,下着雨呢!”

“拿……把伞啊。”谢芃舒看着人一溜烟就没的背影声音也渐渐弱下去,回头见敲代码的江流投来询问的目光,来了句“看片吗?”

“……”

出了校门张知润打了车直奔核生园。

坐在车里手不自觉的开始轻抖起来。

对上了,又对上了。

常同唐墓能现世,算起来还有个商人的功劳。

九十年代经济快速发展,涌出不少民企大亨,其中就有个头部集团,沈氏。

涉及产业广泛,股票、房地产、制造业甚至是互联网,赶在风口上还眼光独到,占了当时整个市经济的一半之多。

沈氏集团老总爱收集各式各类的古董,手里的藏品数不胜数,听说是当时他手里的一件摆件莫名其妙的裂了,请了许多人来修都修不好,最后花了个大价钱从南方找来专家,这人一看就说是这东西不对,是墓里出来的,而且这墓出问题了。

这一查,果真发现盗洞。

而沈氏老总找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宋施平。

张知润不知道那件古董有没有被修好,因为随后的十年间,沈氏逐渐走向下坡路,那些藏品在没出现过,那老总甚至是一夕之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一场大火把几亿的山庄烧得干干净净。

她脑子现在乱的一团麻。

如果西郊墓是常同墓,流血的陶俑对应裂碑,摆件是玉帔坠,那么……宋施平就是,她!

张知润眼皮狂跳,是诅咒吗?

拆开纱布,露出手掌,这到底是什么。

红得发黑的痕迹在雨幕下显得异常诡异,沈氏破产,宋施平缠身病榻,下一个,会是她吗。

核生园是个小有规模的文玩交汇市场,开了差不多二三十年,因为下雨又在郊区,一路上极为顺畅,没多久就到了。

这里边鱼龙混杂,捡漏的有,倾家荡产的那更是数不胜数,张知润显然属于前者。

她捡漏的那块帔坠成色极好,莹白透亮,完全看不出是地下的东西,况且这东西不像是杯啊盏的有底款,不是行家很难从雕刻工法上判断真假,扔在一眼假的小摊上就更不起眼了。

核生园此时没了人流的烘托在雨幕中死寂一片,张知润直奔胡同里的德颂古玉店。

按照现在的推断,沈氏和宋施平的遭遇都直指传说中的“开棺即死”,她找不到李语,无法确定墓中是否还有其他被盗物件,但要是帔坠买主身上也出现了诡异的事,那……西郊墓被搁置六年就解释得通了。

想到这,她脚步逐渐加快,突的,一个趔趄栽倒在水坑中。

磅礴的雨浇在脸上,膝盖上传来刺骨的痛意,张知润咬紧牙关抬起头,模糊视线中,德颂古玉的房檐似乎就近在眼前,可在一看,它门扉紧闭,雕花的牌匾消失的无影无踪。

没了?

手中微微震动,消息提示音不断,抬眼扫去,瞳孔紧缩。

轰的一声,天边惊雷乍起。

西郊墓,……塌了。

雨又大了起来,地上雨水成片肆意横流,整个街道被笼罩在一片雾气下。

一阵风吹过,天边微光带着斜雨打进店内,朦胧中,她看到个男人坐在角落。

张知润微微一愣,扶着膝盖站起来,一瘸一拐的向古玉店走去。

“请问,这家店是搬走了吗。”

男人没答。

张知润又试着去敲正门,看到上边的锁,心底瞬间有些发毛。

这人是被锁里边的?

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