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图纸(1 / 2)

“你?”宋平怀疑地看着沈茵。

不少人听见沈茵说她有办法,都围了过来。

“沈娘子,你是在说笑吧!你能让刘家村退一步?”

沈茵摇摇头,刘家村有贡品在手,怎么可能退,贡品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有,明天早晨,咱们宋家村聚集所有的劳动力,在流溪河选一个合适的位置,打造一口溪井。”

沈茵说完,立刻有人问:“什么是溪井?在河里打井,闻所未闻啊!”

“你这不就听说了吗?”沈茵没好气地说,“日头一天比一天晒,再不打井,河水迟早流干!”

宋村长谨慎地问沈茵:“打井可是个大工程,你说这溪井可有先例?”

沈茵摇摇头:“当然有,你们也知道,我是从北方逃难过来的,我家那边就这样干!”

她这不是瞎编,而是宋伯特意查过,半年前有不少难民来到凤梁城。

于是宋伯就给沈茵按了这样一个身份。

沈茵想着,估计舅妈很为难,要写信问家里有没有北方的亲戚。

“打这个溪井,难不难?怎么打?”宋平问道。

沈茵:“待会回去我就画图纸,村长,你统计一下,明天有多少人要来打井。”

宋平统计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摇摇头。

“一口井能储存多少水啊!女人就是天真!”

“打井费的力气都够我们去服徭役了!”

“不去不去!”

“我也不去。”

宋梧和宋杨站出来大声说:“我们去!不打井可就真没活路了!”

黄氏和阮氏当然也挺自家人:“就是,我家三弟妹一向靠谱!各位别忘了,我们家就五亩水稻,不算多,到时候还不是大家受益!”

马齐芳站出来说:“你们才五亩水稻,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乱说一气,消遣大家呢!”

沈茵很烦这个马齐芳:“大姐,不信一边去,你不用出力,到时候别来溪井打水就是了。”

马齐芳哼了一声:“说得比唱得好听,就算打一口井能存多少水!天真!”

宋村长怒了:“马齐芳,有本事你也来出个主意?”

马齐芳摇摇头:“我没主意,我这膝盖还疼呢,我先回家了!”

最后,宋村长统计完,宋家村八十多个壮劳力,就只留下来了二十多个。

还有五六个人是宋老爷家的随从,被秦素香叫来帮沈茵的。

沈茵对秦素香感激一笑,然后对这二十六个人说:

“很好,既然你们愿意留下,明早鸡叫后就过来溪边集合,带上锄头和砍树的工具,早饭我沈茵包了!”

沈茵看大家无精打采的,立刻说:“你们相信我,这个夏天,别人都缺水我们都不会缺水的!”

宋梧和宋杨第一个鼓掌,“好!”

其他人还是怀疑地看着沈茵。

村里最穷的周大叔走到沈茵面前,“沈娘子,我也是没法子了,我家里就靠那五亩水稻了,水渠干了,河水又只有一点点,就算打好这个溪井,我也没力气挑水啊灌田啊!”

大家伙常年干活的都知道,灌溉所需要的水那可不是一点半点。

留下的人听周大叔这样说,连忙往队伍外走,“就是,还是算了,这井我不打了。”

沈茵眨眨眼:“谁说要自己挑水,可以用水车啊!”

“水车?那是何物?”大家都望着沈茵。

沈茵说:“晚上回去我就画图,咱们宋家村这么多人,肯定能造出来!”

这样一来,大家都围了过来,“沈娘子,你见过水车吗?”

沈茵点点头:“我见过啊。”

这种情况下,没见过,她也要说见过。

“真能运水,能运多远?”

沈茵按照系统给的资料回答:“大的水车高六丈,能灌溉六七百亩农田,小的能灌溉一二百亩,可提水高达三丈!”

三丈就是18米,宋家村的田大多只比河岸高两三米。

众人都欢呼起来:“这水车这么厉害?小的水车就够了!灌不了那么多水田。”

虽然宋家村人均田地二十多亩,但是这二十多亩包含一些山石之地,沃土和良田其实是很少的。

只有宋老爷家的良田有一百多亩。

“好,行啊,小的水车省木头。”沈茵回。

这话一出,大家看沈茵的眼神都变了。

就连那些一开始不想造溪井的青壮年都围了过来。

有机灵一点的人问道:“溪井能提供这么多水吗?”

沈茵点点头:“我要做的溪井有盖,肯定能!”

少了太阳的照射,水汽蒸发减慢,能保留不少水。

有人又问:“要是刘家村被河水都掐断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