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夸夸孙权(1 / 2)

王全听见吕岱所说的话,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计谋,便问吕岱,

“定公,你说说有何计?”

“孙将军自赤壁之战胜利后,便更加喜功好名。这次征讨南海失利必然使得他脸上挂不住,定会再度出征。不过此时北方有曹操军队驻扎合肥,兵锋剑指建业,若王都尉能修书一封表示服软并称赞一下他,再送点宝物,同时告知让他注意合肥的曹军。这一来,让孙将军脸上挂得住,又让孙将军明白北方才是要紧之事,想必暂时不会再发兵了。”

王全听完,心中吐槽,就这?就这样孙权就不会接着派兵来了?就只要哄一哄就行了?

不过啊,这吕岱让自己要在书信里面服软还要称赞孙权,这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

这点小事,不足为道!

王全十分赞成吕岱的提议,若是孙权一怒之下江东发个几万兵,再派上几个名将过来,以目前南海的军事实力,还真的很难应付。先拖一拖孙权,让南海再发育一阵子,补充更多兵力。

他叫手下递来纸笔,一边询问吕岱对孙权的认识,要通过什么角度夸赞孙权,把这些知识全都运用上了,写在一封信里。命人回去番禺拿上之前士燮送自己的宝物,还有新式的纸,极速寄往目前孙权所在的建业。

十日后,当孙权得知潘璋和吕岱的军队在揭阳县失利,潘璋身死,吕岱投降。孙权是勃然大怒,下令去捕拿吕岱的家人。然而,士兵们到了建安才知道吕岱的家属早就被另一伙建安的士兵接走了。回报孙权,孙权想应该是吕岱用计接走了自己的家人,更是气得当场痛骂。

正当孙权欲在朝会上再议攻打南海之事的时候,有一封急信送到了他的手上。

孙权打开信,观看了起来,看到寄信人是南海的讨贼都尉王全时,孙权气得怒目圆睁。接着往下看,便看到王全对他的花式夸奖。

王全先是承认了错误,之前接纳吴巨是因为吴巨给了交州许多钱财粮食,而且不知其犯下的罪行。如今已接纳了吴巨,若出尔反尔,有损士燮大人的威信,望孙将军原谅。

然后在保护揭阳县时,刀剑无眼,误杀了潘璋将军,冒犯了天威。至于吕岱,一胆小之辈,小人矣,投降了对江东还是好事。

接着又夸孙权什么“英明神武”啊,“年少有为”,孙权的脸色逐渐平静了下来。

又接着看到“一己之力破曹操”,“功业远胜父兄”,孙权微微点头,这王全看人真准啊。

当看到王全说愿认他为“大汉吴侯”,有春秋越王勾践之奇时,孙权更是眉开眼笑。心想这王全可比自己阵营的人会说话多了,尤其是那个张昭,每次就会跟自己对着干。

在信的后面,王全对孙权说,如今北方曹操在合肥虎视眈眈,只是碍于孙权在建业有强兵能时刻调动。若此时孙权调兵攻打南海,便是给曹操机会。

在最后,王全说在交州之地,人们都敬佩孙权在合肥战场的指挥和表现,称他为“合肥战神”,希望孙权能更专注于合肥战场,震慑汉贼曹操。

这时候下人又把王全所送的宝物也送了上来,孙权见到王全送来一些上好的玛瑙、琥珀、珍珠,还有一种纸张,白亮光滑。

孙权心中更是大悦,命人将书信和宝物给底下官员传阅。

底下的官员看了王全寄来的信,眼睛都瞪大,这家伙怎么这么会拍马屁啊,这不得把孙权哄得舒舒服服的,自己得好好学习一下这说话的艺术。

再看这宝物,尤其是这个纸张,这种上佳的质量,即便是江东的富庶之地也未曾见过。

张昭看完王全的信后,便立马跟孙权说道:

“此人油腔滑调,阿谀奉承之辈,主公不可不提防啊。不过他信尾所说合肥一事,的确目前我军应以合肥方向为重。”

孙权听张昭又来扫兴,不耐烦地说:“我自然知道,子布无需担心。”

随后,孙权命周泰,蒋钦负责好调兵和练兵,时刻注意合肥方向的曹军动向。

“合肥战神”,孙权回味着这个称号,嗯,真合适啊!

几日之后,王全带着吕岱到了士燮处汇报了揭阳县的战事情况。

士燮听后,又惊又喜,没想到王全竟能取得如此大胜,阵斩了敌方主将之余,又把对方的副将给擒了。还能让孙权不再出兵攻打,真是大功啊。

“既然你已经归顺了,便任你为南海郡的骑都尉吧,可否?”士燮对着吕岱说。

“吕岱乃败军之将,如何调配皆依大人所言。”

此时王全似是想到了什么,对士燮说,

“士燮大人,如今吴巨已经投诚,苍梧郡也已经归于士燮大人的管控中。士燮大人已是统领交州全境,何不自请为交州牧?”

王全这话提醒了士燮,是啊,如今交州全境尽归士氏,且曹操赤壁战败后,暂时无法再涉足南方之地。若此时,他寄信给汉朝廷请求任交州牧,曹操出于想对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