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将计就计(1 / 2)

凛冬长夜 柿餠 1104 字 7天前

看着父亲转身离去的背影,杨三生发现,父亲原本挺拔的身躯仿佛苍老了许多,难道对于一个忠厚之人来说,做出此等忘恩负义之事时,真就如此煎熬吗?

对于拥有未来世界思想的杨三生来说,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什么信义可言。

尔虞我诈的社会,勾心斗角的人们,他很难理解如今这个年代,仅仅只是靠口头承诺就能铭记一生的誓言。

也无法理解,明知是死也要共赴黄泉的心态,难道死亡会比活着更光彩吗?

口头上毫无约束力的承诺真就比白纸黑字的合约更具影响力吗?

杨三生无法理解,也无法感受,他只明白一件事,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那些讲忠义之人,大部分的人最终的下场都很凄惨。

而那些背信弃义之人却都活的很风光,就比如说了那句‘水太凉’而降清的钱谦益和战败即投降的佟养正和佟养性。

虽然青史会记录下忠义或丑恶之人的所作所为,但是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而如今,杨三生在乎的却是现在。

………………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杨三生不再纠结这件事,毕竟刘香在历史上是被淘汰的那个人,就算他不下手,几年后,刘香也会死于郑芝龙之手,倒不如让刘香来成全他。

正当杨三生以为刘香就这么大能耐的时候,钟斌却再一次乘小船来到此处。

“二叔有何事?”

看见钟斌后,杨三生问道。

“贤侄呀,二叔这有一封刘香给我的信,二叔知道,贤侄精明聪慧,肯定早就猜到刘香会给二叔写信,并且那刘香也定然不会是贤侄的对手,所以,二叔是绝不可能会做出那等背信弃义之事的。”

钟斌边说边把信件递给杨三生。

“二叔如今与你父亲情同手足,更视你为己出,怎会轻信那刘香的只言片语。”

看着钟斌这么着急的表明自己的态度,杨三生颇感意外,不过当他把钟斌给自己的信看了一遍后,这才明白为何钟斌会如此的急迫。

刘香给钟斌的这封信中,阐述了杨琮已陷入绝境,杨琮久攻笨港不下,又没有补给船队接应,弹尽粮绝是迟早的事。

而且杨琮的老巢澳门也被他刘香控制,并直言抓住了杨琮及其部下的家眷,为避免杀戮,刘香只除杨琮一人,只要钟斌顺从他,那么等他攻下笨港后,将会让他来管理笨港。

“二叔何必如此客气,小侄当然知道二叔的为人”

杨三生面带微笑的说道。

“既然刘香这么看得起二叔,那二叔不妨将计就计,引那刘香入瓮可好?”

“贤侄真是聪慧至极,二叔也是这样想的”

随后,杨三生就在钟斌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悄悄话,钟斌听完后,面带微笑的离开了。

…………………

看着钟斌离开的身影,杨三生笑了笑,喃喃低语道“这钟斌倒也是个机灵人,难怪此人能在海上生存这么些年,这见风使舵的本事倒也不差。”

对于这次的计划,杨三生事先是考虑到刘香会使用反间计的。

毕竟从表面上看,目前的笨港港内并无战事发生,既然笨港港内没有战事发生,那也就意味着笨港并未被攻陷。

因此,不知情的人肯定会认为杨琮他们对笨港只是围困,而杨琮麾下大军在缺乏稳定补给的情况下围困笨港,无异于自寻死路。

而刘香想要轻松击破杨琮的话,要么就是多等一段时间,不过等待的这期间很容易发生变故,因为郑芝龙随时可能会对杨琮发动攻击。

所以,刘香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抢先一步发动攻击,并且策反曾经杀死李魁奇的钟斌,如此一来,刘香就可以轻取杨琮,并乘胜攻占笨港。

所以,当初杨三生让钟斌去一鲲身那里找何斌和郭淮一的时候,他立即就让蒋西山把钟斌的家属好好的安顿下来。

以此来控制钟斌,只要钟斌有任何异动,那钟斌的全家老小就将身首异处,这也是钟斌那么老实的原因之一。

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目前来看,杨琮父子二人是一艘大船,对于钟斌这种惜命之人来说,他可不会随便让自己身处险境,更不会放过能让自己富贵荣华的机会。

…………………………

不久后,杨三生命人把隐藏在船队中的十多艘破船停放在岸防炮台附近,并命令岸防炮台上的士兵放空炮,只要发现刘香麾下船队,即刻用实弹炮击那十多艘破船,随后,杨三生则率领本部船队驶入笨港的入海口,留下钟斌的船队在笨港外围监视。

等到属于刘香的船只出现,杨三生立刻带人驶船离开,钟斌则立刻派出一艘船只前往刘香船队所在的海域。

…………………………

“哈哈哈!”

目视钟斌派来的人乘船离开,刘香仰天大笑,兴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