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坐着公交车回到教职工家属院,想到今天的遭遇,也没有什么精力和心思做饭,沈清宜提议道:“前面有家馆子,里面的馄饨饺子做得都不错,今晚去那里吃吧。”

陆砚很少在外面吃饭,不过妻子提议,他也不会拒绝,欣然点头应下。

安安高兴得眼睛直发亮,对陆砚说道:“爸爸,我保证你会喜欢。”

陆砚笑着点头。

一家三口走得不紧不慢,偶尔会迎来旁人的目光,陆砚每天都会按时回家,从前那些对沈清宜母子的非议已经变成了和善的招呼。

“清宜啊,这是要带着你男人一起下馆子啊?”

沈清宜经常下馆子这种事,邻居们是又酸又羡慕,自从陆砚回来后,几乎没怎么去了。

沈清宜笑着点头,“嗯,很久没去了,带他去尝尝。”

陆砚很喜欢‘你男人’这个俗气的专属称呼。

三人到了面馆门口,找了张空桌子坐下,老板连忙出来招呼,她对沈清宜已经很熟悉了,但是陆砚还是第一次见。

“你男人回来了啊?”面馆的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

又是这句,陆砚的心情莫名的变得好了起来。

沈清宜点了点头,“嗯,老规矩。”

那老板娘笑呵呵地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陆砚身上,“长得可真气派,你要吃什么?”

她不知道怎么夸这个男人,只是觉得他坐在那里就把她的小店给衬得气派了一样,所以只能这么夸着。

陆砚笑笑,“一碗饺子。”

“好!”

末了沈清宜又举手道,“给他的碗里多加一份牛肉。”

“要得!”老板娘看着这养眼的画面,脸上笑开了花。

陆砚有些过意不去,“你要不要也加点!”

沈清宜摇了摇头,“我和安安能把一碗吃完就不错。”

陆砚想想这娘俩平时的饭量,不出声了。

晚上,铺子里的客人不多,进来吃面的人都会时不时看一眼这家人。

安安乖乖的等着馄饨上来,听到有小摊在叫卖,“西瓜汁,西瓜汁,五毛一杯的西瓜汁……”

“妈妈,我想喝杯西瓜汁!”

沈清宜起身叫住卖西瓜汁的小贩,要了两杯西瓜汁,一杯给了安安,一杯给了陆砚。

“你怎么不给自己买一杯?”陆砚抬头问她。

不等沈清宜回答,安安笑着抢答,“妈妈是个讲究人,吃咸的时候,就不会再喝甜的。”

陆砚明白了,妻子的讲究确实挺多的,不过挺好。

这一家馆子算是老面馆了,味道确实不错,陆砚吃过一碗意犹未尽,但看到母子两人早就吃好,坐在那里等着他,起身从口袋里掏钱。

“多少钱老板?”口袋里是上回沈清宜给的十块钱,到现在还没有花出去。

刚刚的公交车费是之前剩下的零钱支付的。

“二块五!”

陆砚付过钱,三人离开,回来的路上,安安看到一个卖饼的小摊,指了指,“妈,你爱吃的那个锅盔出摊了。”

沈清宜摸了摸肚子,笑道:“下回吧,饱了!”

陆砚小跑两步上前,买了两个鲜肉味的饼过来,一个递到沈清宜面前,“吃不完给我。”

另一个递给安安,却被拒绝了,“爸爸,我吃饱了。”

沈清宜接过男人手上的锅盔,油纸包着的,上面还冒着热气,咸香四溢。

明明吃不下了,但他都递过来了,沈清宜莫名的就不想拒绝,塞进嘴里细细的嚼了起来。

陆砚将手上的饼掰了一小半递到安安手上,“多吃点才能长高。”

小家伙吃东西和他妈妈一样,太斯文了。

一家三口一边慢悠悠的走着,一边啃着手上的饼,虽然看着有些奇怪,但却出奇的和谐。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路上除了灯光就是月光,一阵阵晚风吹过,路面热气已经完全消失。

陆砚只觉得心头的躁意此时已经散了个干净,他时不时看一眼妻子又看一眼安安。

心里觉得无比充实。

手上的饼几口就被陆砚吃光,儿子手上的也嚼得差不多了,只有沈清宜有些面露难色。

陆砚伸手,“给我吧!”

沈清宜将手上剩下的饼递到陆砚手上,清晰修长的指节,怎么看起来都像是个斯文的,可生活行事却处处随意。

不过沈清宜也不反感。

陆砚几口将剩下的饼吃完,肚子也饱了,到家的时候又对安安说道:“要和爸爸一起去游泳吗?”

安安高兴的跳起来,“当然好啦。”

这是他每天最快乐的事了。

父子俩拿了毛巾和肥皂正准备出门,沈清宜连忙提醒道:“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