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学霸讨论剧本(1 / 2)

“很合理,你有目标公司吗?”李颖思点了点头,认同凌零的方案。

“好来坞的几大电影公司,你觉得呢?”

凌零当然不记得前世的发行公司,他只能渔翁撒网,找目前市面上最大的那些公司。

“在我看来,找那八大公司,你的策略只能算是中策。”

“哦,那上策是什么?”凌零饶有兴趣地问。

“上策当然是找目前并不出名,而又有发展潜力的小公司。”

“道理我懂,不过我不是米国人,对于米国电影业了解有限。”

“嗯,这个不怪你,传奇电影公司,听过吗?”

“传奇电影公司?”凌零摇了摇头。

“你没听过也正常,这是今年才创建的公司。”

“哦,你为什么认为找这家公司是上策?”

“因为它目前是一家很有潜力的小公司,它比大公司更需要优质的电影剧本。”

“你觉得这家公司肯定会要我的剧本?”

什么公司对凌零来说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要看中剧本,然后给出满意的价格,凌零要广撒网,就是怕万一有人看不上,另外一家也能看得上,增加成交的机会。

“不肯定,不过我觉得可能性比较高。”

“何以见得?”

“因为我认识传奇公司的创始人。”

“哦,那投稿的事就拜托你了。”凌零眼睛子转了一圈,便有了决定。国内有句话叫“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句话其实同样存在于世界各地。

“好,我相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呵呵,我也希望你的选择是对的。”

“谢谢,对了,是什么原因让你写这个剧本?”李颖思微微一笑道。

“我之前在餐厅打工的时候,遇上一对熟客,他们的身份和剧本中的角色很像,我觉得有些意思,便尝试写下来。”凌零当然不能说这剧本是我抄的,他早就编好一个合理的理由。

“哦,现实中坐轮椅的人也是百万富翁?”

“不是,他是一名参与越战而失去双腿的军人。”

“哦,这个背景设定其实在米国也是能用的,为什么要改?”

“因为怕政治影响,我对米国目前的政治不了解,与其冒险,不如改成一个大家都容易接受的设定。”

“米国的政治挺开放的,而且反战的声音也很高,我觉得越战的设定其实可以不用改。”

“我知道,但我还是不想冒险,万一碰到地雷,我这剧本就作废了。”

“嗯,有道理,为什么不在国内投,在国内投,你可以多赚30的收益。”

“原因有二,第一国内的电影环境和米国相比,包容性更窄,第二,国内的剧本费比国内要少得多,如果这剧本投给国内的电影公司,我觉得几万块已经是顶天了,大概率是几千块。所以,投到米国,就算我打了七折,实际收益也比投国内的多。”

“嗯,分析得不错,那位护工呢?”

“他是一名小偷,他在偷东西的时候遇上了军人,军人当时因为失去双腿而意志消沉,没有报警,只求小偷杀了自己。”

“那小偷又为什么要改呢?”

“因为我听说在米国,擅自进入别人家里,主人家一般是直接开枪,小偷根本不会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呵呵,也是,那后来的发展呢?”

“后来就像剧本中所说,随着日子的推移,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建立了无法撼动的友谊。”

“剧本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

“有些是,有些不是,为了显得更有笑点和泪点,我做了一些调整,并加入了一些元素。”

“嗯,明白,为了突显商业价值。”

“是的,过于平淡的剧情勾不起观众的兴趣,好看的电影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的体现。”

《触不可及》原创是一部在2011年上演的高卢国电影,这部电影当时在西方国家大受欢迎,以900万欧元的成本,创下近3亿欧元的票房。

凌零写的《触不可及》其实是2019米国改编版,米国版根据米国人的价值观,做了一些改变,同时电影名字也改成《上行》,不过凌零觉得《上行》不好听,就保留用《触不可及》这个名字。

影片讲述了一个因为跳伞意外而瘫痪的超级富翁,试图寻找一个合适的男护工。最终,一个自小穷困,刚刑满释放的黑人男青年得到了这份工作。

巧妙的缘分,白人与黑人,富豪与贫困,疾病与健康,博学与无知,尊严和自卑,各种矛盾的结合,随着两人的日益相处发生各种荒诞又温馨的故事。

故事最吸引人的当然是这些无处不在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用幽默、温馨的手法表现出来,深刻地探讨了诸多社会话题,引起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