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藏经阁二层(1 / 2)

传送阵的距离非常短,运行时的灵力消耗也很少,只需李志投入二十灵石的成本价。

随着五颜六色的灵光一阵闪烁,灵石化为了一堆齑粉,李志也随之消失在了原地。

完全没有头晕目眩的后遗症,虽然有着修为上的大境界提升,对比进出山阳岛秘境时,就像突然被人从脑后敲了一板砖的晕眩状态。此处的传送阵,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供同一位修士反复使用,而没有精神和肉身上的后顾之忧。

藏经阁二层并不大,跟第一层的面积比起来,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此间玉简经卷的珍稀程度,也同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有不少只有筑基期修士才能修炼的功法秘术。

至于金丹期的神功秘典,据说隐藏在正阳峰的一处密室内。需要修为达到筑基后期,同时还留有足够的寿元尝试结丹,才能在一位金丹老祖的首肯下,进入观摩一二。

不过,李志对两门主修功法的后续,暂时并没有多少忧虑。炼气期和筑基期的内容,因为内门弟子的身份,他当时是一起获取的。

他主修的枯木长春诀和若木落日诀,虽然都是能追溯到上古纪元的顶级功法。各自因为对资质要求太高、和对灵物资源要求太多,在当今时代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都已经成为不再珍稀的鸡肋之物。

而且,随着创出这两门功法的上古大宗,因为各种原因,纷纷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原来的独门功法,也已经在当今修仙界广为流传。

有着万宝斋这些唯利是图、不怎么理会修仙界势力格局的大商会存在,只要出得起令人望而却步的高价,同时又不是现存大势力的独家功法,元婴境界的高深功法,也是可以堂而皇之地交易到的。

轻轻摇了摇头,李志收回了,距离他目前修为,显得有些遥远的思绪。

整个藏经阁必然有着留影法术的监视,二层更是重中之重。伏长老借着手中阵盘,应该也能观察到阁中修士的细微动静,还是不要耽搁太多时间为好。

书架最外侧的经卷,是一些修士筑基后的常见注意事项和常识性资料。不需要灵石、功绩点,可以直接观看全部内容。

对于这些宗门修士筑基后享受的对应福利,李志很快囫囵吞枣地,先记入脑海之中。

剩下的好几排玉简,都是付费后才能解锁全部内容的神功妙法。

这些功法开头的介绍,也比藏经阁第一层摆放的同类,精简了不少。

有不少玉简,更是只有名字、属性和等阶介绍,只能勉强管中窥豹地,猜测其实际价值。显然光看简介,已经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见此变化,李志也就直奔主题,不再想着把所有玉简的介绍都一一观摩。

毕竟名字和属性,在摆放玉简的书架上就有标注,又何必浪费大量神识之力,一一查看玉简。

先来到法术区域,转了一圈,实在没有什么好挑选的,直接闭眼拿走标注二阶木属性法术大全的玉简。

虽然估计其中有不少用不着的偏门法术,不过长久来看,还是直接选择一步到位,来得更实惠。至于多花的那点灵石,还不足以让现在的李志心疼。

接着来到秘术区域,相对于占据了好几排书架的功法区域和法术区域,所有秘术摆放在一起,也只占据了同一个书架的角落之地。

既然总数不多,李志也就放开了神识,一一查看起来。

和摆放在这里的功法法术一样,这里的秘术一大半都是吹的天花乱坠、实际上坑死人不偿命的纯收藏品。

至于为什么会被宗门摆放在这里,也许是为了寻找,那个在茫茫修士中,也是万中无一的有缘人吧。

修炼要求再怎么稀奇古怪,说不定就有修士恰好天生符合大半,接着狠下心向功法秘术的其它要求靠拢,也许就能修成旷古铄今的独门绝学。

只是在李志看来,这种强行逼迫自己吻合功法秘术修炼要求的修士,已经失去了修仙求道的初衷,最终往往也是事与愿违,结局并不美好。

修仙者借助功法秘术提升境界、增强实力,只要不因此改换性情,仍能维持本心,无疑是天经地义、无可指摘之事。

若是修士反而被功法秘术改造,因为前人的创造而强迫自身改造躯体,甚至于移情换性,那就是舍本逐末,成为了功法秘术的奴隶。

这些要求古怪、让人无法下定决心修炼的功法秘术,一般而言,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数量最多,也是最难修成的。

这一类功法秘术,通常诞生于中古纪元后期和近古纪元中前期。

十分贴合当时灵气充沛、灵物资源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修仙盛世,本身也是中正平和的正统道法,如今只是因为灵气环境变化,而被弃之若履。

第二类功法秘术也不少,那就是创功者最初就没想着要创造出可以传承下去的通用之法,当初只是为了自身或者亲近之人量身定制而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