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木刺术(1 / 2)

李志又花了半个月用来稳固自己的修为,独自闭关半年多后,终于从修炼室走了出来。

许多花花绿绿的灵草映入眼帘。看来,玲玉一直有好好打理洞府内开辟的灵田,没怎么出过远门。

李志将道侣留在石桌上的传音符激发。

原来她靠自己苦修,修为提升实在太慢,一个人闲极无聊,接了一个在宗内灵药园打理灵药的长期任务,大半的时间都不在洞府。

环顾四周,李志决定去制符室练练手。放空心神,将以前的制符经验在脑海中反反复复地重放。

放慢了速度,专注心神,李志一笔一划地开始绘制火球符。如今改换功法后,一身的木灵气再去画火属性灵符效率可没以前高了。

想要像以前那样一笔快速勾画,那成功率势必会大幅度下降。

众所周知,修仙者没有对应的灵根就修炼不了对应属性的功法。许多缺少传承的散修,就误以为法术修行也可以同理类推。

比如以为木火灵根的修士修行了单一木属性的功法,就用不了火属性的法术。

这种认识其实是大谬,灵气属性是可以转换的,只是这个转换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损耗。

其实木火灵根修习单一木属性功法的修士,不但可以使用火属性法术,甚至可以使用土属性、水属性等灵根属性外的法术。

不过有两个鸿沟,让大多数散修望而却步,久而久之,这个谣传就潜移默化地成为真理。

一是灵气转化效率问题。

比如木火灵根,修行单一木属性功法的李志,使用火属性法术消耗的灵力,是同等级木属性法术的几倍。

而使用水属性法术消耗的灵力,是同等级木属性法术的十几倍!

二是学习成本问题。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

有对应属性的灵根还好。普通修士即使没修行对应属性的功法,遇到对自己实用性很大的法术,也会硬着头皮花上数十倍的时间慢慢领悟学会。

但如果没有某一属性的灵根,却还想强行修炼某一属性的功法,只有悟性逆天的妖孽才能做到。

须知时间是修士最大的敌人。

对绝大数修士来说,强行修炼会面临颗粒无收的局面。

只有那些对于突破后续境界完全不抱希望的修士,可能会出于好奇心理,浪费人生剩下的时间,体验一下被折磨的痛苦。

李志画完一沓空白符纸,开始停笔沉思。

火球符的成功率其实没有下降多少,但是画符效率和转修前完全不能比。

同样的时间,产出的灵符比以前少了一半,这还是自己对火球符掌握程度很高的情况下。

生产效率下降,意味着同样的时间,自己赚灵石的效率也在下降!

看来想靠制符赚取大量资源,必须要炼制木属性符箓。

更何况再过几个月,一年保护期过去,李志作为新入门的内门弟子可就要去接宗门任务了。

如果想安全的在宗门内苟着,靠着修仙手艺接宗门的活是最稳妥的,比如宗门的制符任务。

只要保证成功率和效率,占用时间少不说,还能将多出来的材料占为己有。

若是成功率太低,就要自掏腰包购买他人的灵符,填补差额。

要是效率太低,占用时间太多,那就真成了莫得感情的制符机器了。

要画木属性灵符,就需要先熟练掌握木属性功法。

李志准备先修行木刺术、藤蔓术和木盾术。这样攻击、控制和防御都有了,而且木刺符和藤蔓符在低阶修士的畅销程度也是排名前列的。

相对于火球术针对接触面的爆裂伤害和大范围伤害,木刺术更追求单体伤害。

木刺术破防能力更强,破防后会在修士体内产生爆炸性伤害。

除了四肢部位,其他部位如果被木刺术破防,那基本上是必死无疑的。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比如要抓活口或者同门切磋,施术者有意控制着木刺的爆炸时间,就会给受创者在体内调动灵力防御,减轻后续破坏力的时间。

李志凝神静气,缓缓调动体内的木灵气,手上一个小小的木锥慢慢成型。

木系能量相对稳定温和,不像火球术那样必须时刻注意灵力的输出速度,保持火球内部的平衡。

“看来修习了枯木长春功后,在木属性法术上我也算是一个小天才了。”

木锥长大到一定程度后,李志不再继续输入灵力,开始用神识将木锥塑形,最后固定成为一种枪头的形状,差不多和功法玉简上对木刺术的描述差不多。

李志走出了洞府,将手上的小枪头对准一块孤零零凸起的大石头释放。

“噗,轰。”

连续的两声声响,石头上破开一个比枪头略大的小洞。

不过小洞里边一片狼藉,大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