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政事堂,欧阳修动手干仗;垂拱(2 / 4)

封府相比,若想迅速结案,必须依靠开封府,而官家也相信包拯的人品。

至于台谏官集体失声,乃是他们在等待调查结果。

……

可惜,群臣对中书诸相公的回答并不满意,感觉他们都是在偏袒苏良。

因变法,苏良得罪的官员实在太多了。

苏良荣耀之时,他们不显山不露水,但苏良一旦处于低谷,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意图让苏良跌入深渊,永远都走不出来。

待文彦博送走一波官员后,三名馆阁老臣走了过来。

此三人,年龄皆在五十五岁以上。

分别是馆阁直学士王佑,馆阁待制徐寮和马奉朝。

三人能力一般。

本来依照他们的资历,去年王佑便能擢升为馆阁学士,两名待制也能擢升为直学士。

但自从官员百日考成法推出后,几个比他们年轻一些的馆阁官员通过考绩都上去了。

他们却纹丝未动。

馆阁之职,皆为美差,活少而待遇好。

入馆阁,需考试,而后便看考绩升黜,职位非常有限。

不出意外的话。

他们可能到致仕都难以再升迁了。

苏良断了他们的仕途,他们怎会对苏良客气!

这三人,本来就擅写文章。

而今抓到机会,每人一日写两篇奏疏弹劾苏良。

文彦博、张方平等相公,看到三人,纷纷都想尿遁。

这三人,一日呈递六份弹劾奏疏,一天来中书省两趟,甚是惹人嫌。

馆阁直学士王佑一进门,便气呼呼地说道:“文相,官家偏袒苏良,全朝皆知,而今苏良犯下了此等大罪,官家不将他禁足,中书难道就不提醒吗?”

提变法之策时,他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但弹劾苏良,却是口若悬河,咄咄逼人。

另外两人也立即附和起来。

“台谏如此不作为,中书难道就不能管一管吗?就任由他们堕落不言,任由他们成为苏良的爪牙?”

“诸位相公,你们难道没看出,苏良欲当权臣啊!如今台谏护着他,背后又有曹家撑腰,他以后想要造反,谁能拦得住!”

“当下的大宋,哪里是在变法,完全是在乱法,苏良是在排除异己,非他私党者,一律打压!”

……

这三人咬牙切齿,尽言苏良之坏。

若他们的说法都有实据,苏良至少要被斩首十次了。

“三位,莫急!此事不是已经在调查了吗?大理寺和开封府会给出调查结果的,你们在此闹,有何用?”一旁的张方平捋着胡子说道。

“有包拯在,大理寺官员根本不敢说话,包拯又是苏良挚友,怎会不偏袒他?诸位相公,忠言逆耳啊,下官请求诸位与我等再次面君上谏,令苏良禁足,令开封府不再参与此案!”

首相文彦博皱起眉头。

“是非功过不是你们怎么说就能怎么样的,若苏良是被冤枉的,伱们岂不是有栽赃陷害之罪,当年欧阳学士便被栽赃,名声至今还有损,你们还想看着此类悲剧上演吗?”

“文相公,无风不起浪,欧阳修与其外甥女之丑事,只是未找到证据,便按照了疑罪从无处理,难道你们没有听到民间百姓怎么讲,那欧阳修完全是毁了外甥女的清白又抢了她的嫁妆,与畜牲何异?”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

这三位整日吊书袋,且比欧阳修还大了十余岁,根本就不认可欧阳修的当朝文宗地位。

就在他们高声说此话的时候。

欧阳修拿着几份文书来到政事堂,恰好听到了这份话。

当即,欧阳修的脾气便上来了。

“你们刚才说什么,可敢在我面前再说一遍?”欧阳修瞪眼道。

这几日,论最同情苏良,不断上奏为苏良讲情的,欧阳修可排第一。

因为他有过被冤枉的经历。

他感同身受。

他相信苏良的人品,笃定此乃反对变法者的诡计,要用此法,破坏全宋变法。

馆阁直学士王佑不甘示弱,挺了挺胸膛。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你欧阳修年轻时狎妓难道是谣传?你写艳词编艳曲难道也是谣传?自己在百姓心中是什么模样,难道自己不清楚吗?”

欧阳修冷哼一声。

“我欧阳修做事光明磊落,表里如一,年轻时,我是去了勾栏瓦舍,是写了几首小词,但我从没想过遮掩,你们呢?”

“你们三人谁没有纳妾,你们三人谁敢在官家面前发誓,年轻时未曾狎妓?三个吊书袋的跳梁小丑,你们对朝廷做了何贡献?在这里大呼小叫。与苏景明相比,你们就是三个无知的长舌妇人!”

“欧阳修,你莫嚣张!庆历新政时,你攀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