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佛国变化(1 / 7)

“此处对灵气的掠夺似乎比在道嵊洲和涂毗洲都要强上许多。”

幽寂的夜空?,

西北方向?_[(.)]?8???????,

却仍能够看到小半个天空都被一层淡淡的琉璃金光所笼罩。

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奇异瑰丽色彩?,

让远处西陀洲的夜色多了几分独特的味道。

只是凝立在半空中的王魃和照戒?,

却都面色微沉。

一路飞行,他们能够清晰地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试图穿透他们的道域,将他们元神之中蕴藏的海量法力都牵引出来。

尽管这股无形的力量对他们来说不足为惧,可麻烦的是,这种牵引力量却伴随着他们靠近西陀洲而越发明显地提升。

“可西陀洲以往并未有这般情况啊……”

照戒感受着道域之外的那股牵引力量,满脸困惑。

王魃微微沉默,回想起道嵊洲与涂毗洲的异常,心中却是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应该是与那大洪水有关……我记得这大洪水的源头,便是在西陀洲附近?”

照戒闻言点点头:

“正是,就在西陀洲的北边……咱们先去大轮佛国,取到万佛舍利塔之后继续向北,以我等脚力,约莫个小半日便能抵达,到时候不妨去瞧瞧。”

王魃也没有拒绝,他对这个间接引起了整个小仓界动荡的大洪水源头也实在是好奇,只不过他心中也清楚,如今连洪水都已经退去,只怕这座真实膜眼也早已弥合。

“可这股对灵气、法力的牵引吸扯力量又是源自哪里?”

怀揣着这样的疑惑,两人很快便来到了西陀洲上空。

“还好没有像道嵊洲那样。”

照戒目光扫过眼前看不到尽头的莽莽山川、平原、沙漠,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最担心的是西陀洲陆沉,其次便是像道嵊洲那样至今还有不少洲陆沉在水中。

但眼下看来,至少这两样他最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欣喜之下,他也没有忘记作为东道主的礼数,连忙邀请王魃:

“檀越,咱们下去看看吧。”

“老僧佛国便离这里不远。”

王魃闻言也有些好奇:

“大师也有佛国么?”

“呵呵,檀越有所不知,我西陀洲诸佛国其实皆从大轮佛国衍化而来,因各人缘法、念头不同,而生出了诸多流派,这些流派,有的行得通,有的却行不通,行得通的,只要成就了檀越所言的"元婴"果位,便可从大轮佛国佛主那里,领一城之地,践行自身理念,成就佛国。”

照戒仔细解释道:

“不过佛国也并非一直会存在,辩经落败,或是后辈再无可以成就"元婴"果位之时,佛国也会被佛主收回,重新赐予得道了悟之人。”

“据闻巅峰之时,我西陀洲曾同时有十万佛国,化神层次的僧王,亦是如云如雨,数不胜数,只可惜如今……”

想起了昔日的荣光,这位老僧人不由得嗟叹了一声。

王魃却是下意识想到了一句话:

谁家祖上还没阔过

西陀洲显然也是如此。

想到这?,

他倒是不由得更加期待起来。

两人边走边说?[(.)]???♀?♀???,

脚程极快?,

没过多久?,

越过一片雪山之后,照戒便微微顿住了脚步,面带惊喜地指着下方:

“这是慈觉师伯的梵衍那佛国,没想到居然还在!”

王魃循着照戒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了下方雪山之中竟立着一座土黄色城池。

这城池显然有不少年头,墙体在海水的侵蚀下剥落了不少,许多地方都露出了墙体内部的黄土。

耸立在墙头上的一尊尊佛像伴随着灵气的消失,也在海水和时光的洗礼的大佛佛像、佛头,只是在风沙的吹拂下,一些细节早已被磨灭。

而让王魃意外的是,这城池之中,虽然早已没有了僧众,但竟还有凡人栖居于此。

人数虽然不多,却大多衣着素朴、神情恬淡,在城内不紧不慢地行走、交谈。

即便买卖,也不疾不徐,有说有笑。

相比道嵊洲民众来往匆匆的热闹模样,此处的城内民众,却多了一份散淡安宁。

“小国寡民,安居乐业,若无外敌侵扰,于此间民众而言,倒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王魃由衷道。

道嵊洲的未来,前世他也曾亲身经历,诸多技艺的提升,非但没有让凡人得以从繁杂俗事中脱身,反倒让凡人更加疲于奔命,难得解脱。

这其中诸多缘由他不予置评,无非人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