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4)

往日人流如织的京城内,商贩的吆喝声早就此起彼伏,可今日众人都被琴声吸引聚集在同一个地方。

白莲的指尖轻抚于琴弦之上,琴音和着她的歌声,如深谷幽山之音,清澈明净,触人心弦。

众人跟随她的歌声,仿若踏入苍翠蓊郁的森林、穿过潺潺溪流和幽幽鸟鸣。

在白莲一曲结束后,四周不断叫,并响起一片片掌声。

一书生点评道:“白莲姑娘运用的指法十分精湛纯熟,弹出来的个个音符都十分和谐动听。”

“该深沉的深沉,该舒展的舒展,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

最后他赞叹道:“不愧是以琴艺闻名的白家表小姐。”

“那这白之瑶肯定胜不了白莲,也不知道她答应这比试是为何,自取其辱罢了。”

而白莲只是看着那一身穿淡蓝色衣裙的白之瑶,她肤白如雪,手如柔荑,眉如翠羽,齿如含贝。

白莲眼色晦暗,果真应该将姐姐藏起来,只给她一人看。

白之瑶怀里抱着个铜盆,对着众人嫣然一笑,轻启朱唇。

“小女子将为大家带来一曲《探窗》?,若是各位觉得好听,可在这盆中放些银两为我打赏。”

白莲嗔怪道:“姐姐现在怎地如此寒酸,你好歹也是个大家闺秀。”

说到这,她拿着手帕捂嘴惊呼道:“啊,我忘了姐姐已经被赶出家门了,也无怪乎你要靠此来攒些银两谋生。”

众人一片哗然。

“这白之瑶居然被赶出家门了吗?莫不是她又惹出了什么事牵连到白家,白将军终于忍无可忍把这个祸害赶出去了。”

“话说这白之瑶原来长相如此俏丽,与以往她那副尊容可谓是天差地别。”

“可别忘了她那泼妇性子,就算她长相再美,也没人受得了她。”

“更别说她现在也没了靠山,要是她再惹出什么事被人报复了也是她咎由自取。”

“不过她现在落得个这般下场可真是大快人心。”

……

白莲听着周围人对白之瑶的议论,捂在帕子下的嘴勾起了一抹得意的笑。

看吧姐姐,他们只会嘲讽,不像她,她只会心疼姐姐。

她要在这次比试中大放光彩,将姐姐彻底踩在脚底下。

她要让姐姐走投无路,最后只能卑微祈求留在她身边。

白之瑶得知白莲是内心活动后柳眉一皱,原身这是做了什么,居然养出了个扭曲姐控。

白莲接着假意担心道:“怪妹妹我孤陋寡闻,竟不知姐姐的《探窗》是哪位大师所作。”

“尽管姐姐以前的琴艺总是被府中琴师唾弃,但也不该用这不知从何而来的曲子糊弄我们。”

“不过看姐姐胸有成竹的样子,想必是对这曲子颇有了解,希望姐姐不要辜负了我们的期望。”

她的言下之意是凭白之瑶这稀烂的琴艺肯定弹不出名师大家的琴曲。

这压根没听过的曲子也定是她拿来滥竽充数的,就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她根本不信白之瑶能胜过她。

白之瑶微微扫视四周,果不其然看见周围人眼中的质疑,她在心里叹了口气,怎么没人信她能胜呢。

她接着抬起纤纤素手,手指轻轻拨动琴弦,一阵阵袅袅的琴声在耳边流淌。

她轻启朱唇,随着琴音缓缓开口唱道:“燕去时 ,红豆满枝,远游人,莫问归期,谁独守潇湘水碧,不知今夕何夕……”

众人在这歌声中,仿佛目睹了一位女子独守空闺苦苦等着心上人赶考归来。

“燕回时 ,良人无迹,应有意,此去别离,不愿长情无所寄,远行寻寻觅觅千里……”

心上人归来了,但女子却因为过于思念,决定去千里寻男子,两人就因此错过了。

正当众人感叹造化弄人,有情人终无法成为眷属时,忽的一道婉转哀怨的戏腔传来。

“她唱着 他乡遇故知,一步一句是相思,台下人金榜正题名,不曾认台上旧相识。”

“他说着 洞房花烛时,众人贺佳人配才子,未听一句一叹戏里有情痴……”

随着白之瑶低垂着眼眸勾出最后一道琴音,一曲终了,众人却鸦雀无声。

痴心人在台上唱着曾经甜蜜的过往,负心人却在台下迎娶新人。

纵使相逢应不识,只当初见,不如不见。

正赶考的才子思念起与他约定的姑娘,不知她是非也像曲中人一般正苦苦等着他归来。

早已功成名就的男子也忆着从前那对他笑靥如花的女子,恍然若失。

不少或作人妇的姑娘也面露悲戚之色,仿若曾经历过同种遭遇。

白之瑶表演过后,面前一群围观的男女面露怅然之色,他们都沉浸在回忆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