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尘埃落定(1 / 3)

锦棠春深 多肉葡萄 2234 字 16天前

良久。

我的手还攥着茶盏的时候,萧昱那儿已经传来了缓缓的叹息声。

他甚是无奈,但也有松一口气的模样。

事已至此,张不为已经完美的将这件事解决了。

他这么做,无论是那些和张家交好的人,还是说记恨张家的,都指摘不出什么错处来。

交好的,眼看着他们拿来做“借口”为张传英挡刀的人都和他们背道而驰,这位张家的顶梁柱都不愿意庇护自己的儿子,确实无话可说。

厌恶张传英的那些,说不准还会因为张不为大义灭亲的行为,重新推崇起这位为国为民的张大将军。

“朕先过去瞧瞧。”

萧昱站起身来,将茶盏放下,他临走之际,回头看我一眼,笑着说道:“你这里的茶还挺好喝的,是不是放了蜂蜜?”

我一怔。

这家伙,转移话题的速度也太快了些。

“是。”

我颔首,回应道:“太医说,茶喝多了也不好,臣妾先前夏日里的时候口渴,一大壶一大壶的喝了,后来觉得头晕。”

“才晓得原来身子并不适合喝那么多的茶,偶尔放些蜂蜜,便不会头晕了。”

萧昱莞尔,道:“既是不适合,不喝就是。你喜欢蜂蜜,改日朕派人送一些桂花蜜给你。朕先走了,你早些用膳休息。”

“好。”我说着,起身送他到了门口。

张家的事情,在十月底之前,完全尘埃落定了。

宫里宫外,这些人吵吵嚷嚷了将近一个月,都比不上张不为这么一个举动,来得干脆利落。

果真呢,叱咤一方的大将军张不为,从来都不是一个如此简单的人物。

张传英利用非法的手段获得的那些财务,还有他贪墨的贡品,以及军饷等,全都充公了。

对于张不为的请辞,萧昱原先是不同意的。

他觉得,一码归一码,张传英的这些行为,实在是他自己的问题,而非张不为这个父亲能够约束得到的。

张不为在张传英还小的时候就已经去镇守边关了,自然有些疏忽对儿子的教导。

张不为那头却说,他身为父亲,就是有责任要教导好自己的儿子的,现在张传英做了对不起江山社稷的事情,他就是有问题的!

萧昱面对张不为的再三请求辞官,挽留无果以后,也只能答应了。

现如今,边关的守军,已经交到了张不为的副将手中管束,沈清河也还在那边,镇守边关。

十一月,已是冬日。

伴随着京城接连几场小雪下来,天气也彻底冷了。

冬日里,宫中十分繁忙,张采女自从被降位,软禁在长乐宫以后,宫中的庶务就交到了淑妃头上掌管。

原先她身边还有个温嫔能够帮衬一些的,现在伴随着温嫔月份越来越大,渐渐的也有些力不从心了。

宫务,我是能帮得上一些忙的,但也仅此而已。

淑妃一个头两个大,但也有条不紊的处置着,直到十一月初一这一日,宫里有一条圣旨传了下来。

淑妃阮氏,晋位为贵妃,掌管六宫事宜,号阮贵妃,婕妤戚氏,册封为正三品九嫔之一的昭仪,同时也位列九嫔之首。

戚昭仪往后,也要帮衬着阮贵妃料理六宫事宜。

而后便是温嫔,晋位正四品的婕妤,其余一应照旧,住在衍庆宫里,暂代一宫主位。

圣旨传下来时,我与温嫔……现在是沈婕妤了,我们都在长信宫里,陪着阮贵妃说话,聊宫里的事儿。

正说着张氏降位为了采女,宫里又少了很大的一笔开销,阮贵妃想着,下个月腊八节的时候,再多给宫里人分一些东西下去呢。

也不必多,一小块料子,能做一件里衣,或是两双袜子什么的,也算是能温暖一下这个冬日了。

“这主意极好。”

沈婕妤爱惜地看了看自己的小腹,脸上已经多了几分即将为人母的慈祥了,说道:“恩泽六宫,底下的人也会感念娘娘的。”

她话刚说完,阮贵妃正要回答,太监就来传旨了。

旨意说完,阮贵妃怔怔的立在那里,险些忘了接旨。

沈婕妤也是一脸喜色,但又不好越过阮贵妃先开口,忙看我一眼。

见状,我含笑说道:“恭喜贵妃姐姐了!姐姐真是欢喜过头了呢,快接旨吧!”

听见我说话,阮贵妃这才回过神来,险些要去眼角抹一抹眼泪,接过圣旨,还问了一遍是不是真的,这才打发香蕊送上丰厚的赏赐。

送走了传旨的太监,阮贵妃这回是真的没忍住泪水,沿着眼角,流了下来。

“贵妃姐姐,恭喜你了。终于,这么久了,扬眉吐气,也成了这后宫之中的第一人了。”

我还算冷静。

阮贵妃的晋升,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