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分配任务(1 / 2)

刘常青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魏广福,他思考了一会,也点头同意,反正他的任期还有两个月,这期间,采购设备的花销应该能报上去。

说做就做,刘常青叫来白芳,还有三个主任,开始安排分配任务,让他们各自干各自的。

下午一车间就能放开,朱岩也能回到自己的岗位正常工作。

刘常青吩咐完,不久后,众人离开,房间内从新出现一人。

这人是魏广福介绍过来,单位内的采购专员,天天跑外派,对于钢铁这一行的机器有一定的了解。

这人名叫朱晓东,都喜欢叫他小东,三十来岁,不过看起来还有年轻,跟刘常青问好后,商谈一会,决定下午正式出发。

刘常青不想耽搁太多时间,想要说走就走,现在就直接走而不是一直等待。

没吃中饭,两个人直接上了公司的四轮机动车,朱晓东凯车,刘常青坐在副驾驶,很快就驶出工厂,离开这里。

八十年代的东海省其实建设上已经不赖,只是刘常青老家地处偏僻,大概行了两个多小时,才渐渐的来到了省城附近。

道路两侧都干净整洁起来,行人多,建筑物也密集,这边临海,港口业自然也发达,刘常青甚至能看到不少临水而建的民居,白墙红瓦,古香古色…

不过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不是这里,再次行过一段路,这次终于抵达第一个目的地——也是他们此行要去看的第一个器械制造厂。

东海这边的重工业器械制造业一向的发达,虽然跟目前鹏城那边比不了,但其实南下打工来这里的,一点也不比那边的少。

刘常青清楚记得,再过个十多年,这边的gdp就已经一跃成为全国第二。

虽然是过来采买机器,但在省城这边,打造这种器械的单位厂家也有很多。

目前花的钱虽然并非自己,但厂里的盈余也跟他职工工资有一定的关联。

而且日后还要依仗着手中的钢铁厂赚钱,因此刘常青没有任何吝啬,连自己手上的钱都拿了出来。

——这只是怕不够,后面当然还是要报销的。

“小东,你有采购这方面的经验,目前的几个厂家,你觉得哪个更适合我们企业?”

事前,刘常青把采买的列表交给他看过。

“这样的,刘总监,如果要论最实惠的,销量…”

“不按照这个标准,就看哪一家的效率最高,机器质量好,并且最先进!”

“那,我们就得去那几个大厂看一下了…”

他们最先去到的地方,名叫‘丰收农业机械厂’虽然主营并非钢铁机器,但也有专门的厂房车间来做这个。

两个人下车进入,说过自己的需要,很快就有经理过来,带着他们上了一层楼。

内里全都是各类器械的展品,可以随时来测试、实验。

刘常青把所有的几个类型看了一遍,发现自家需要的一些器材都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两种机器,不过也都是大型的。

赚了两圈,他对其中一个还是比较满意,主要原因是这个对于之前那个坏掉的来说,比较先进,换上这个,工人车间生产速度最少在这个环节上快上三成。

车间经理见刘常青有意动,随机开出了一个价格:八千八。

短暂的沉默。“走吧,回去。”

“唉,您再看一下啊,喂!刘总!我可以给你优惠的,别走啊…”

片刻,犀牛精密器械有限公司。

刘常青跟朱晓东站在一起,听着一旁经理侃侃而谈,看着眼前的机器有些犹豫不决。

这里售卖的虽然只有六七种小型器械,符合刘常青要采购的对象,但有些连之前自家工厂采买的都比不过,质量似乎也不是很行。

“先走吧。”和经理告辞,朱晓东又跟着刘常青离开这里。

出了这家公司,刘常青才停了下来,转头问向一旁的朱晓东:“以前你当采买员,就是这么一家家的选购?”

朱晓东点点头,又挠挠头,“之前没有说一下子采购这么多,没有那个经验……而且,就算采购,也只会采购那些更便宜的小件…”

“而且,这边的厂家很多,只是如果时间紧,又得追求质量上的话,不如就每一家店都去看下,再列一张表,把每一家的优缺点都列下来,后面再分析…”

“倒是可以这样,不过时间上就得紧一点儿了。”刘常青叹了口气,时间紧迫,他也只能赞同了朱晓东的方法。

两个人驱车,开始在整个省城里逛起,从第一家器械厂开始,一个个的进入,查探,而后记录下来。

两个人分别从质量,先进程度,以及购买预算上来记录一件商品,每一家都花了差不多半小时,走了小半个省城…到了晚上,大约才看完了八家的。

刘常青跟小东回到车上,叹了口气,把检查的记录丢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