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2 / 3)

人还是三品要员,他自己品学兼优,稳重深沉,前程自然不用多说。

“汝成十余年寒窗苦读,我本来以为得中进士就已经功德圆满,没想到这还只是开头,未来还有那么多路要走。”谭若叹道。

“为官之路不易,连历朝历代状元都不见得能成为名臣,何况只是同进士。每科进士有一百五十名之多,今年还有恩科才选,大昭人才济济,要想得以重用,需不断修身养性不断历练才行。” 赵旭正色道。

“我们家乡连考个举人都极为难得,也算有俸禄了,能中进士可是十几年都没一个,我总想着能中举人进士,也不算辜负他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没想到汝成要走这么艰辛的官宦之路。我一直认为他将来会像我爹一样当个书院夫子呢!”

谭若扯着路边的一根狗尾巴草,从上到下捋着穗穗,一粒一粒掉下来,硬硬的刺得有点发痛。

“李征志向高远,不会满足于留在乡村做个书院夫子。”

谭若了然地笑笑,“我现在也知道了,是我以前想得太简单。”

看着那根被捋得精光的狗尾巴草,赵旭问道:“天下人都喜欢上京,说宁要上京一张床,不要家乡一片宅,羡慕天子之城的繁华时尚,难道你不喜欢?”

“也没有不喜欢,只是觉得上京好大,人好多,事情也复杂,没有家乡简单,我说话做事都要格外小心谨慎。刚来还觉得很新奇,时间一长就有点倦了。”

看她有点迷茫有点无措,他安慰道:“你表姐是你表姐,你是你,未来虽然不可知,但也很大可能会更好,再说难道你要一辈子待在家乡?”

似乎也在哪听过这句话?谭若有点耳熟。她感激地点了点头,其实内心知道,以后李征在哪她就要跟去,与李征在家乡白头偕老已经不大可能。

“你会一直留在上京吧!”

景庭心疼小表妹,曾经给她仔细分析新科进士未来的发展轨迹。

新科进士一般都在六部或者翰林院下面领职,慢慢在官场积累自己的声望和人脉,待个三五年,然后升职,再外调出京。从前朝开始,翰林院是每个登堂拜相之人的必经之地,只有进入翰林院,学识才能让人信服,日后在官场才能行得更远。

因此新科进士都想进翰林院,李征也不例外,他排在三甲后几名,如今四处拜访同乡官员,帮助王侍郎等大人做事就是希望能有机会能进翰林院。赵旭与李征情况不同,他的排名靠前许多,家族声望和族中长辈官员自然给他助力不少。

赵旭沉吟片刻道:“我可能先在上京待上一两年,了解大昭各部运作情况,然后就去各地游历历练。”

谭若讶异道:“你怎么会这么想?”

“我到上京后,结交了无数才子,很多人都冲着做官来的,自然是希望能高中进士,然后进翰林院六部,接着外放做官,最后再回到上京,期盼着有朝一日能登堂拜相。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这有什么不对?”

“没什么不对,只是我看到杨穆、许家兄弟都是在外磨炼游历数年,气质风度完全不同,杀伐决断,果决刚毅,运筹帷幄,不是整日之乎者也的书生之辈所能比。”赵旭赞叹道。

“你刚才说汝成志向高远,我看你是志比鲲鹏了,佩服佩服。”

“你过誉了,不过是想修身养性,立德立言立功,我还差得远!”见她亭亭玉立站着,来上京后瘦了不少,“李征……李征对你可还好?”

“他对我挺好的,就是那些大人们事情多,应酬也多,不能与我常常见面,每次见面也匆匆忙忙。”

“你这算不算悔教夫婿觅封侯?”赵旭开玩笑道。

他本性庄重,这种开玩笑甚是少见,谭若虽与他较熟,也不好意思起来,“我哪有让他觅封侯!”

赵旭见她眼神羞涩,面颊绯红,笑了起来,“好好好,他日若是有事尽管找我。”

他与顾之俊倒不像一般儒生,不愿意与商贾人家结识,与景庭关系甚好,也经常问些庶务之事。

“这话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之俊虽与你们相熟,但是这该有的礼节可不能废,之俊还要参加才选,景雅的婚事到现在还没有定数,若是有什么闲话出来,这样可不美。”他收敛神色郑重道。

谭若紧咬下唇,不敢抬头看他,半晌缓缓点了点头。

*

她回去寻景敏,把赵旭说的话详细说了一遍。“看赵旭这意思,之前对顾之俊与景雅之事并不知情,看来顾之俊和大表哥都没告诉他,他并不大赞同此事。”

景敏本来歪歪斜斜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蜜饯,听到此言立马坐正,吐出一颗话梅核。

“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