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摇椅赠君,满面春风!(1 / 2)

朱元璋虽厌恶阿谀奉承的群臣,却独爱听他们对孙儿的溢美之词。

这种赞誉入耳,竟比直接赞美他本人更为受用。

朱元璋开怀大笑:“甚好,此乃大明之福祉,江山社稷之幸事!”

然而,言辞突转,他凝视着詹徽和傅友文,道:“山西那里的无烟煤固然能缓解北方困境,但终究远水难救近火。”

不论那朱怀究竟是何许人也,傅友文心中明白一件事。

“市面上无烟煤售价不过二十文,傅友文你估算一下,若要确保南直隶持续供应无烟煤,朝廷需花费多少银两?”

尽管不清楚朱元璋此举意图,傅友文仍低头思索,大致估计:“大约需要六万两白银上下。”

朱元璋皱眉深思,又问:“若朝廷以二十文一斤购入,十五文一斤售出,每斤亏五文,总共亏多少?”

傅友文瞠目结舌,内心对朱元璋的智谋赞叹不已!

此刻,朱元璋决定收购朱怀的无烟煤,以每斤亏五文的价格低价售给百姓。

既稳固了朝廷财政,防止了巨额损失,又让百姓觉得皇上并非在争夺私利。

缘何?

市价二十文的无烟煤,朝廷仅售十五文,在百姓眼中便是恩赐。

十五文一斤,即便再贫穷的家庭,省吃俭用也能依靠它熬过大半寒冬。

此举实属惠及民生!

傅友文由衷赞道:“皇上圣明!”

詹徽亦恍然大悟,随声附和:“皇上圣明!”

二人皆出自肺腑,毫无虚伪。

朱元璋决断:“既然如此,咱这就去商议此事。”

但他并未提及,目前国库银两短缺,一次性拿出六万两确有困难。

不过,他可以先行售卖朱怀的无烟煤,朝廷只需每斤补贴五文,将差额支付给朱怀即可。

如此一来,便巧妙地解决了国库资金短缺的问题。

朱元璋暗自得意。

午后时光,阳光明媚。

朱怀亲手制作了一把摇椅,躺上去轻轻摇曳,感觉甚是惬意。

马三保在一旁欢欣鼓舞:“爷,您真是太机智了,这摇椅真是个好物件,看着就舒服。”

朱怀微笑道:“这是给老爷子准备的,闲暇时躺上晒晒太阳,你去取两条毯子来,一条垫着,一条备用。”

“好咧!”

马三保乐呵呵地跑开了。

朱怀悠然一笑,马三保这孩子实属难得,对自己忠心耿耿,正如当年朱元璋赏识他那样,心中充满一股拼劲。

这样的人物,完全有可能成就历史上那扬帆远洋的伟大壮举。

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交汇点,是东西方文化的首次深度碰撞。

朱怀心中澎湃,倘若远洋航行后,大明能够将西洋诸国乃至全世界统一起来,将会如何?

正当朱怀心绪纷飞之际,背后忽然传来拍打声:“这是个啥物件?”

朱怀转过身去,只见老爷子满目好奇地凝视着那张摇椅,还未及他解释,朱元璋已绕着摇椅细细察看。

“看来是个椅子,可为何这般奇特?咱在蒙古那边也没见过这种构造的椅子。”

他又略带挑剔地说,“你这小子,连椅子都不会造,真是暴殄天物!瞧这木材,可是梨花木,造价肯定不菲!”

说话间,马三保手捧两条绒毯走过来。

朱怀接过毯子,自行在摇椅上铺垫一番,对朱元璋说道:“老爷子,谁跟您说椅子都得四平八稳?”

朱元璋疑惑道:“不四平八稳的,那还能叫椅子?它能派啥用场?”

朱怀含笑回应:“您先躺上去感受一下。”

“躺上去?”

朱元璋连连发问,但朱怀已然搀扶着他躺到了摇椅上。

初时,因摇椅晃动,朱元璋颇感不适,然而随着摇晃节奏的起伏,竟逐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

此刻,天空已破晓,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朱元璋的脸庞上,院内静谧无风,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

朱元璋咂巴着嘴感叹:“还真别说,这滋味儿挺享受的!”

朱元璋躺在摇椅上悠然晃动,身心前所未有的放松,全身上下无不透出两个字,惬意!

他看向朱怀,试探着问:“这个能不能留给咱享用?”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深深的喜爱,显然已被这摇椅所吸引。

朱怀随口感慨道:“这本来就是给您打造的,闲暇时可以躺上面放松放松。”

朱元璋眯眼笑着赞道:“真是孝顺啊,嘿嘿!”

午后阳光明媚,老爷子沐浴着阳光,在摇椅上晃晃悠悠,似有困意。

朱怀则手捧一本史籍,坐在一旁的小凳上,静静地阅读。

当朱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