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远大目标(1 / 2)

赵檀儿在朱怀给她手上涂抹完跌打药酒后,就把朱怀等人赶了出去,她屁股上的淤青,还要自己处理!

这座三进的大院相当宽敞。

虽然外面下着雨,但葡萄架下却十分干爽。

朱怀无可奈何地被这三个小屁孩围着,百无聊赖之下,听着雨声,闲聊天地。

片刻之后,朱怀突然好奇地看向沈王朱模:“朱雄焕是什么人?”

对于朱怀来说,明朝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他都耳熟能详,比如朱允炆、朱棣、朱权,甚至朱允熥,他都略知一些。

然而朱雄焕是谁,他还真不清楚。

这个名字也不像是朱元璋后裔的名字啊。

朱元璋对其后代命名有一套定制规则,例如其子辈的名字中均包含“木”字,孙辈则以“火”字为定,而“允”则是他们名字中的第二个字。

朱雄焕这个名字,在朱明王朝的体系中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沈王朱模提及此事,神情略显低落:“他是我大哥的嫡长子,自幼夭折。”

回忆起往事,朱模的眼帘微微低垂,述说道:“小时候,他常带我去父皇耕作的田地捕捉青蛙,还亲手为我制作弹弓用来打鸟。”

“每次被父皇发现,我都会吓得尿湿裤子,但朱雄焕却毫不畏惧,甚至能逗得父皇转怒为喜,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朱怀拍了拍朱模的肩膀,安慰道:“不必过于怀念,人死不能复生。”

朱怀思索片刻后,转换了话题,向三位小王爷描绘起海外的各种风土人情。

正值孩子们活泼好动且渴望了解外界的年纪,在皇宫深院和学堂久居的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唐王朱桎睁大眼睛,满是求知欲地问道:“姐夫,你说的那个野蛮之地真有那么厉害?到处都是金银珠宝不成?”

朱怀肯定地点点头:“没错!而且那里的百姓无需劳作,饿了只需踢一下树,就有果实哗哗落地。”

“不仅如此,那片土地上遍布黄金,下海随手一捞,便是珍珠无数。”

三个小孩瞪大眼睛,惊异万分:“竟有这样的地方?难道比咱们的大明还要强盛?”

朱怀摇摇头:“他们虽富有,但民众却极为懒散,即使再有钱也无法持久发展。”

郢王朱栋稚嫩的声音响起:“我想去那里。”

朱怀笑着回应:“但他们并不归大明管辖。”

沈王朱模眼中闪烁着光芒,威严而坚定地说:“那本王就率军攻打,直到他们臣服于大明!”

此时,朱怀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

倘若大明的这些宗室藩王不再在内陆分封,而是选择出海拓展疆域,那么大明的财政压力是否会减轻许多?

大明是否有可能因此转变为另一种形态?

朱元璋生育众多,即便年逾六旬仍不断添丁。

他的子孙们似乎继承了他的这一特点,同样在延续家族血脉的道路上不曾停歇。

当前明朝已有二十多位藩王,然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些藩王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繁衍壮大,接近千余名宗室成员依赖着大明的财政供给。

大明朝廷每年需支出大约五百多万两白银来供养藩王宗室,更甚的是,他们在各自的封地内恣意敛财,侵占土地,最终形成无法遏制的局面。

如此这般,为何不让华夏百姓少受些苦难,让他们向外扩张,去展示大明的威仪?

朱怀笑着言道:“没错!与其在国内闹腾,不如挥师出击,掠夺他们的财富,征服他们的人民!”

朱怀这番话让三个小王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朱怀并未意识到,他不经意间说出的这句话,已在悄然影响着这三个小王爷未来的抱负。

同时,朱怀内心也在默默盘算,如果有一天自己真能登基称帝,必然要妥善安置这些藩王。

与其让他们在内地欺压百姓,何不借助他们的力量向外扩张?

唐王朱樫好奇地询问朱怀:“姐夫,那些地方具体在哪儿?”

朱怀答道:“远在海外,包括东海、南海以及大明西方大陆、北方大陆等地。”

唐王朱桎瞪圆了眼睛,惊讶道:“这么多地方啊,那我长大以后也能去争夺吗?”

朱怀肯定道:“当然可以,你们都可以去!”

三个小王爷闻言,面色通红,充满期待。

然而沈王朱模较为理智,年龄稍大的他明白更多的道理。

他轻叹一声,对朱怀说:“其实我们还是不能轻易开战。”

朱怀不解:“为何?”

朱模解释道:“父皇已将周边的番邦列为不可征讨之国,如果我们擅自出兵,父皇会责罚我们。”

朱模的话音刚落,唐王朱桎和郢王朱栋顿时脸色苍白,低头嗫嚅道:“那那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