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抄家林府(1 / 2)

陈大安的话语如同重锤,每一个字都击打着白清风的心。

白清风紧握缰绳,不再多言,率领着众人冲向刑场。

陈大安的这番话,让白清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愧和自责。

他原本只是出于对无辜幼小生命的怜悯,但在陈大安的提醒下,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犹豫是多么的愚蠢。

血债,唯有血偿。

这是世界残酷的法则。

林府。

在一片寂静之中,浩浩荡荡的军队如同潮水般包围了林家,而林家却因未接到城破的噩耗,仍沉浸在往日的荣光之中。

一名自视甚高的下人,平日里狗仗人势,此刻却毫不知情地走上前来,对着军队冷声呵斥:“尔等聚集于此,意欲何为?”

“我家老爷已赴阳城关,斩杀唐贼!”他傲慢地宣称,似乎自己也因此沾光。

“若欲往阳城关,便不要在此挡道。”下人继续斥责,完全不将眼前的军队放在眼里,“一群低贱的贱民,若敢阻挠林府,小心你们的项上人头!”

然而,数万大军之中,一名威武的将领缓步走出,他手持沉重的长刀,目光如电,直逼那下人:“传我命令,让林府之人速速出来见我!”

“嘿,你又是何方神圣?”下人不以为然,依旧嚣张,“我家老爷乃大周大将军,手握三十万雄兵,哪怕是家眷,又岂是尔等可以随意求见的?”

“你们不去前线助战,却在此地滋事,是何居心?”他嘲讽着,对军队的威严视而不见,“滚滚滚,我林府之人,非请帖不得见,没有老爷的口谕,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像你们这样想要攀附权贵的人,我见得多了。”下人愈发狂妄,完全不知大难临头,“不要在此逗留,免得惊扰了林家的夫人们和小姐们。”

“否则,我家大公子一声令下,将你们这些贱民就地正法,也是你们自寻死路!”他威胁着,却不知自己的话语在铁血的军队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

这个下人,平日里嚣张跋扈,此刻却显得如此无知和可笑。

他大字不识,对于眼前的“唐”字旗帜视若无睹,不知道自己的狂妄即将带来怎样的后果。

在旁观的另一个下人,目睹了这一切,他的腿已经吓得发软。

不同于那个嚣张跋扈的同僚,他是识字的,他知道那个字代表着什么。

“王老六!你疯了吗?!那个字是‘唐’啊!”他的声音颤抖着,带着绝望的提醒。

然而,那个嚣张的下人仍旧不以为意,他轻蔑地回应:“不过是个‘唐’字罢了。”

“我可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姓唐的将军,管他什么杂毛将军,林府的人岂是随便可以见的?”

“你这个蠢货!”旁观的下人终于忍不住了,他的声音里带着恐惧和愤怒,“那是大唐的‘唐’!”

随着这一声惊恐的尖叫,嚣张的下人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的心中一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

“大唐!”

他惊恐地重复着这个词,心中顿时明白了一切。

难道城池已经陷落了?

他转头看向那位威武的男人,以及他身后那支沉默而强大的军队,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感瞬间涌上心头。

他的腿一软,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大人!这位大人!”他的声音中满是惊恐和哀求,“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您大人有大量,不要和小的一般见识!”

“小人也只是奉命行事,若是伺候不周,小人的性命难保啊!”他继续哀求,声音中带着哭腔,“林府在京华权势滔天,杀人不眨眼!小人只是区区一个下人,稍有不慎,恐怕连明年的草都长不到我这么高!”

“说不定还会落得个浇花、喂狗的下场!”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绝望,“求各位大人,千万不要和小的过不去!”

“小人给您磕头了!”他颤抖着,双手合十,不断地朝拜,下跪,磕头,动作连贯而急促,仿佛这样能够减轻他的恐惧。

目睹那名下人卑躬屈膝的一幕,那位威武的男人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好奇,“若林府真如你所说,视人命如草芥,那他们今日之祸,倒也真是自取灭亡。”

在大唐,即便是最卑微的下人,其生命亦受到法律的保护。

任何敢于擅自夺人性命者,必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这正是大唐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原因之一。

陈大安,无论是有意或无意,他所倡导的共和思想,以及默默推进的现代化法律体系,都为大唐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现代社会的法律仍有待完善,但在九州界中,大唐的司法无疑是最为公正和周全的。

这种深入人心的平等观念,赋予了大唐人民一种自豪感和尊严。

在大唐,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