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格局太小(1 / 2)

沈千凝也没想到能同杨贵妃一见如故,杨贵妃果真爽利明朗,拉着沈千凝开始闲话家常。

说的很多都是宇文睿小时候的趣事,禁不住让沈千凝开怀大笑。

通过聊天沈千凝才明白,宇文睿在年幼之时没少得杨贵妃的庇护。

虽然杨贵妃有自己的亲生骨肉,却一直支持宇文睿的正统地位。

沈千凝也能感觉的到,杨贵妃确实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女子,反倒是有几分性情中人的感觉。

她真的很难想象到,杨阁老这个重视规矩大如天的沉重家族会养出这般鲜活率真的女子来。

其实成王的性子也是十分率真可爱的,整日里跟在宇文睿身后,跟个小尾巴一样。

也正是因为个人的想法和观点不同,杨贵妃和凌后的关系很是对立。

不过二人背后各有靠山,地位更是在伯仲之间,虽然凌后是一国之后,可杨贵妃确实仅次于她的贵妃,并且二人明显杨贵妃颇得圣心,所以杨贵妃也不怕凌后。

其实杨贵妃并不是乐意争权的人,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十分瞧不上凌后的做派。

当年东旭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把宇文睿抱回来之时,大家都稀罕的不得了,毕竟东宫这么多年都没有孩提出生,大家对于生子之事都是深切盼望,而那个时候盼望急切之后都不抱希望了。

所以这孩子自然是一众妃嫔的心头肉。

那个时候东旭帝并没有明确表示宇文睿要给凌后抚养。

只是说谁若是抚养这个孩子,不管以后有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都要对宇文睿视如己出,并且也说定,宇文睿就是未来的天子。

这话是提前说明白的,而且先帝也册封宇文睿为皇太孙。

凌后心中明白,她虽然是太子妃,可若是这个孩子给旁人抚养,那太子登基之后,她未必能问鼎皇后宝座。

也正是为自己考量,她才坚持一定要认下宇文睿,并且还信誓旦旦的说,这样孩子才是嫡子出身,更加名正言顺。

杨贵妃当时是太子侧妃,也从未想过要同凌后争宇文睿。

只是她后来最瞧不上的就是,凌后凭借宇文睿坐上了皇后之位,宇文睿不到一岁,她就发现自己怀了身孕,生下亲生子之后,她就容不下宇文睿了。

这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些顾忌的,可当宇文铮牙牙学语之后,凌后就起了将宇文睿过继到杨贵妃名下的心思。

她虽然没明着说,但是却明示暗示了还没有孩子的杨贵妃,说两个孩子年纪相仿,她一同教养着有些吃力。

杨贵妃还能不明白,可东旭帝却说可以把宇文铮过继给杨贵妃。

这才让凌后打消了念头。

后来杨贵妃生了四皇子,有些精力不济,一心都在自己的孩儿身上,结果到了宇文睿六七岁的时候,杨贵妃无意中才发现凌后对他的苛待。

很多时候都不给他吃饱,并且身边的嬷嬷也不用心。

杨贵妃看着六七岁的孩童饿的去御膳房拿点心吃,也是心酸不已。

她性子直爽,直接去找了东旭帝,把东旭帝都给骂了一通。

东旭帝了解杨贵妃,知道她不是阴私之人,凡事都会明火执仗的做在明处。

后来东旭帝借口宇文睿年长不适宜留在凤仪宫,直接将宇文睿塞进了东宫,让杨贵妃亲自挑了人去服侍,他也派遣了暗卫跟在身边,这才保证了宇文睿的健康成长。

说实话,若不是想一直留着宇文睿嫡子的身份,东旭帝未必不想把宇文睿交给杨贵妃抚养。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杨贵妃得了协理六宫的权利,后来又加了淑妃,这才让后宫成为三妃鼎力的局面。

杨贵妃就是瞧不上凌后的格局,这当初明明都说好的,你自己有了亲生孩儿就把宇文睿当做眼中钉,肉中刺了,不是当初借着宇文睿坐稳皇后位子的时候了。

这不是卸磨杀驴吗?你既然容不下,当初就不该死乞白赖的求着要这个孩子才是。

幸好宫里不是凌后一人独大,否则这宇文睿未必能平安长成。

当然,这些话杨贵妃肯定不会同沈千凝说。

二人也不过闲话家常宇文睿的事情,甚至宇文睿童年的那些不愉快杨贵妃都没提过。

三人聊得倒是十分愉快。

而东旭帝在偏殿和荣嫔相处的也很是融洽。

荣嫔虽然多年没有伴驾在东旭帝身边侍奉,可她到底是宫女出身,这侍候主子的事情也不陌生,加之她的性子就是伏低做小,战战兢兢,肯定怕自己做错了,所以格外的柔弱妥帖。

东旭帝年纪大了,和凌后的争锋相对,杨贵妃的直爽泼辣,淑妃虽然性情温和,但到底也出身高贵,这从落落大方到这般温柔小意,他也觉得很是新鲜,因为年纪的缘故,他已经几年没有选秀,也不喜欢年纪小的妃嫔,尤其是丽昭仪的事情,更是叫他心里彻底厌恶了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