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出征前的相拥(1 / 2)

五日后,煜王以明昌帝和太后谋害明阳帝为由,举兵攻城。

煜王身披战袍,举着刀剑站在高处喊道:“为了父皇,为了江陵国日后能有一个明君,本王将举兵讨伐逆贼!众将士随我攻进京城!”

随着煜王的一声令下,无数的士兵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身着铠甲、手持武器,如同潮水一般向着京城的方向进发。

同一时间,淮南地区九景山以淮南王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为由攻打淮南王府。

战报很快传到了京城皇宫,皇宫大殿上,朝臣们听说了此事都很是惊诧。

明阳帝最近是病了,但那是因为他在行宫纵欲过度,服用了过量的丹药所导致的。

明昌帝知道煜王起兵造反是事实,但面对这金銮殿内的一众大臣,还是沉痛又难以置信地问:“这……这消息可属实?”

“朕自幼和煜王一同长大,他怎会举兵造反?”

传令官铿锵有力地回答道:“回皇上,此战报乃前线斥候亲自送回,千真万确!”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陷入了混乱。

众朝臣议论纷纷,有的担忧江陵国的安危,有的猜测事情背后的原因,还有的则开始筹谋京城要如何阻挡叛军。

明昌帝深吸一口气,他沉声问道:“各位爱卿,此事关系重大,需尽快商讨出对策。”

“可有爱卿愿意领兵出征?平定叛乱?”

数个武官出列,朝堂上的大臣们商讨如何派兵平定叛乱,最终决定由黎飞等人率领军队去平定西南的叛乱,由娄钧等人率领军队去平定淮南的叛乱。

明昌帝说:“安国侯对淮南地形更为熟悉,虽然朕以为淮南王便可平定九江郡守的叛乱,但考虑到其勾结了周边郡县,朝廷派兵镇压更有威慑力。”

江梓罡想让淮南地界的官员百姓们知道,淮南王由谁来当,还是朝廷说了算。

早朝结束后,这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后宫的雪太妃和江梓沁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是惊讶,没想到煜王竟是半点口风都没有透露给二人,不顾她们母女二人在京城皇宫的安危,直接和九景山合作谋反。

雪太妃为了保住自己和女儿,自请去了宫中的佛堂,身穿素衣,日日吃斋念佛以抚慰因战乱而丧命的民众。

侯府内,穗岁听说朝廷派娄钧出征后愣了一瞬,随即让冬莺和冬鹊帮她换衣裳,她要去一趟万佛寺给娄钧求平安符,听说那里的平安符是最灵验的。

上次娄钧去瑛凰国,因为时间紧,她没来得及去寺庙求开过佛光的平安符,这次大兵去平定叛乱,粮草先行,距离他们一行人出发还有准备的时间,穗岁立刻带着人去了万佛寺。

出了城门,一路往京郊的山上走。那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景色甚是优美,可主仆几人却是没有心情欣赏这景色。

万佛寺在山顶,上山的路上,马车上不去,穗岁从马车上下来,一步一步地往山上爬。

冬莺问她:“夫人为何不等侯爷回来的时候劝劝侯爷,让侯爷留下来不要出征?朝中武将那么多,何必非要侯爷去?”

冬鹊也来劝:“是啊夫人,侯爷刚刚有了两个孩子出世,想来朝廷是能体谅的。”

“奴婢虽然不知道朝中的事情,但是武将应该挺多的吧。”

穗岁停下脚步,捂着胸口喘了两口气:“无国何以为家,侯爷有他的使命。”

而且,明昌帝派娄钧去淮南,在京城的官员之中,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淮南周边的地形和其中的官员人际关系。

到了万佛寺,寺庙里香火鼎盛,她按照寺庙的规矩,先是在大殿前点燃了香,然后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下心愿,祈求娄钧一路平安,随后去见了万佛寺的大师。

去了万佛寺求了平安符,回到侯府的时候天已经暗了下来。

娄钧见她回来,问道:“我要去领兵打仗的事情,你都听说了?”

穗岁点头,从怀里拿出一个护身符戴在了娄钧的脖子上:“去万佛寺给你求了护身符,这次上战场,你一定要每日都戴着。”

娄钧拿起那色泽深邃的玄铁石做成的护身符,惊讶道:“这是玄铁石做的?”

这护身符的红线链子有些长,戴上之后正好垂落在胸口的位置上。

娄钧将护身符举到眼前仔细看着,护身符是圆形的,半个手掌大小,微微泛着幽暗的冷光。

护身符的边缘打磨得极其平滑,其中一面上雕刻着他看不懂的符文,背面是一个佛字,字迹刻的古朴苍劲。

见穗岁点头,娄钧又问她:“这普通的护身符倒是容易得到,可这开过佛光的玄铁石护身符,只赠有缘人,你是怎么拿到的?”

穗岁下意识地摸了摸手:“我答应大师每日都要抄写佛经,一个月后将抄写好的佛经送到山上去。”

娄钧将她拉到怀里:“我出征,你却要在家里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