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洛阳态势,李儒献计(1 / 2)

何氏再三保证董卓近期便会返回西凉,如此前来进谏的文武官员们才离开了皇宫。

但熟悉董卓的张温、卢植等人却是并未随着群臣一同离开,因为董卓是什么样的货色他们几人再清楚不过。

“太后,董卓当真会于近期便离开京师?”卢植询问道。

“那不过是哀家的托词。”闻言何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董卓狼子野心,哪里是这么容易便能打发的?”何后面带愁容道。

“这可如何是好?”闻听此言,张温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额上的皱纹愈发明显。

“但愿董卓只想讨些封赏,否则此事便麻烦了!”卢植出言道。

“恐怕不见得!董卓的胃口一直不小,此番他大费周章的率部进入洛阳城,岂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来?”张温面沉如水道。

“难道这厮敢有不臣之心?”卢植虎目圆瞪,撸胳膊挽袖子打算去找董卓拼命。

“子干兄莫急,如今还没到图穷匕见之时!”皇甫嵩劝道。

“义真兄所言甚是,子干兄不必心急。”朱儁亦是劝道。

这时何后开口道:“诸位爱卿都是大汉朝的肱骨之臣,尔等可有良策对付这头西凉恶狼?”

“虽说目前董卓尚未表露出不臣之心来,但他的举措让哀家很是不安。”

“眼下洛阳城的城防已经尽数落入了董卓手里,也就是说一言不合董卓便有可能挥兵进入皇宫。”

“若是真叫这种荒唐之事发生,大汉朝的颜面何存?”何后忧心忡忡道。

何后说罢,张温等人立即表态道:“请太后放心,臣等绝不会叫这种事发生!”

“如此便好。”闻言何后点了点头。

“天子年幼,哀家又是一介女流,辅佐天子一事还得多仰仗诸位。”何后出言道。

“太后言重了,此乃臣等的分内之事!”张温等人连忙说道。

……

商议过后,何后决定用以下方法来应对董卓率部入京一事:

1天子下旨怒斥董卓,并命其立即率部退至城外;

2命何进旧部吴匡、张璋二将重整被缴了械的京营兵马,并为其重新发放兵刃;

3携兵符及天子诏书出城,命北军五校、三河精骑、西园校尉部等兵马进入战备状态;

4用高官厚禄对率部驻扎在弘农的丁原加以笼络,使其站在朝廷这边,与朝廷共同对付董卓。

5张温麾下的司隶校尉部立即赶至皇宫外围,并就地结营,增强皇宫的守备力量。

……

虽说西凉军各部接管了洛阳城防,但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并没有做的太过。

目前洛阳城进出都是自由的,只不过在入城的时候需要被西凉军搜身,带武器的人会被捉走拷问。

现阶段的董卓虽有不臣之心但却没有称帝的想法,充其量就是想掌控朝堂罢了。

外加有李儒从旁劝说,因此西凉军在入城之后很是老实,不说秋毫无犯吧,但也没惹出太大的乱子来。

董卓也没急着参加朝会,因为他想跟李儒把条件商议好了后再去跟朝廷谈判,否则上了朝董卓做什么?

装β倒不是不行,可董卓也不能一直装吧?

这玩意装多了总会无聊,毕竟董卓也不是什么女士内裤!

李儒拱手道:“岳父,如今您潜在的威胁有二,其一是朝廷掌管的各营兵马,其二便是率部驻扎在弘农的丁原。”

“城中的京营虽说已经被您下了兵刃,但还需加以提防,因为朝廷很可能会再给他们派发兵刃。”

“此外,司隶校尉部、西园校尉部、北军五校、三河精骑等部加在一起足有数万人之多,不得不防。”

“据小婿探得,并州刺史丁原此番共携带五万并州狼骑前来,并州抵触边陲,丁原麾下边军的战力丝毫不弱于我军,此乃大敌,需得尽早除之!”

听了李儒的话,董卓问道:“依贤婿之意,某得分出一部分兵马来进攻京师各营与丁原麾下的并州军?”

“可目前某手下也不过才有十万兵马,还得留出一部分来驻守洛阳,要是再分兵的话,这仗未必能打的赢。”董卓皱眉道。

“岳父您会错意了,如今整个洛阳城都在您的手中,如此您何必主动求战?”李儒解释道。

“洛阳城坚,没有大型器械压根便别想攻城这事,您只需增派兵马把守各处城门即可,他们连成都进不了,有再多兵马还能怎么?”李儒笑道。

“好好好!文优真乃某之子房也!”董卓抚须道。

李儒听后谦虚道:“主公过誉了!”

“收拾丁原这事可以稍微往后放一放,虽说目前还做不得,但以后便未必了。”

“只要丁原身死,那他麾下的并州兵马便都是您的了!”

“京师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