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必死之局,云妹乱杀(1 / 2)

随着张梁和几名渠帅的殒命,在场的黄巾渠帅和营官顿时乱做一团。

有人想逃有人想战,但赵云和黄忠的骁勇很快便叫他们打消了战斗的念头。

可怜张梁直到身死道消都没明白为何他兄长派来的心腹会暴起发难,袭杀于他。

见刘石健步如飞越跑越远,黄忠便取下长弓攥在手里。

双方相距不到百步,黄忠从箭囊中取出箭矢搭在弓上。

“嗖!”

离弦之箭呼啸而出,宛若巡航导弹一般,精准无误的射中目标。

这一箭自刘石的后心射入,从前胸穿出,顺带还射倒了一个倒霉蛋。

刘石口鼻窜血,踉跄倒地,出气多进气少,眼看是活不成了。

另一个被“误伤”的倒霉蛋倒是没有性命之忧,只是被射在了屁股上,想逃命并非什么易事。

黄忠大步追上前去,一刀砍下了这倒霉蛋的首级。

黄忠这一手“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使得众黄巾面面相觑,打又打不过,逃会被射杀,这特么纯死局啊!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坐以待毙,谁又会愿意等死?

因此这些黄巾开始分头逃跑,希望能逃出生天。

见后黄忠嗤笑一声,三支箭矢被架在了弓弦上。

只听弓弦作响,三名黄巾营官应声倒在了地上。

伴随着弓弦的嗡鸣声,黄忠手持长弓,击碎了他们逃生的梦想。

箭矢射出,必会有一名黄巾应声倒地,有时甚至会射穿两三名。

片刻功夫,十余名黄巾尽数倒在地上,口鼻窜血或身亡或濒死。

见此战果,手持硬弓、腰挎箭囊的黄忠满意一笑。

微风徐来,黄忠颌下胡须随之飘动,挂在上边的血珠滴落在地。

……

与此同时,孟珙挥枪猛攻张牛角,张牛角招架不住,连忙叫来几个营官合攻孟珙。

陈到仍在激战褚飞燕,二人枪来刀往,一时间难分胜负。

手持龙胆亮银枪的赵云颇有些“十步杀一人”的气概,闲庭信步的他好似走在自家的花园中。

朵朵枪芒绽放间,一个接一个黄巾被刺中要害哀嚎倒地。

战至现在,抱有侥幸心理的黄巾几乎被四将给杀干净了。

偶尔有那么一两条漏网之鱼,亦是难逃黄忠手里的长弓。

无奈之下,在场的黄巾只得选择死战,唯有如此方能博得一线生机。

……

在赵云等将作战之时,辽东军和北军五校正在朝着快速移动着。

待赵云他们杀尽敌将,便该轮到各部兵马隆重登场收拾残局了。

届时张梁与一众渠帅营官全都授首,只需稍施手段便能兵不血刃的结束这场战斗。

是否被黄巾斥候发现已经无关紧要,没有主将的命令,外加敌情不明,原地等候的黄巾敢主动出击就怪了!

再者说贾诩也没想着用三万人围住多达十余万的黄巾,他们只需守在外围即可。

在这三万人当中,有过半的士兵都身背弓弩,斜跨箭囊。

眼下这种情况,强弓硬弩才是最具威慑力的武器。

“传本将之令,各部在外围远远吊着即可,哪个黄巾欲逃,直接射杀之!”带队的张辽下令道。

“诺!”传令兵们齐声应道。

古代没有对讲,没有扩音器,主将就算嗓门再大也没法凭着一己之力叫所有人都能听清他说的是什么。

莫要说是张辽,就是自带扬声器的张飞也不行。

因此在主将下达命令后,传令兵们便会分头把命令传达给各营的营官。

营官得令再依次往下传达,这样士兵们才能知道主将下达了什么命令。

除去两军对垒等极特殊情况,基本上双方直接对话都没法实现。

金殿阶下每隔一段便会有个太监站在那,这些太监并非摆设,而是用来充当传话筒。

有什么消息需要禀报给皇帝,从宫门处的太监开始喊,一直喊到金殿门前为止。

因而电视剧里听到的“宣谁谁谁觐见”会重复好多遍,这并非是回声,而是太监们一遍遍喊出来的。

……

书归正文,本次行动刘煜、张辽、高顺、苏烈四将各领一部,分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贾诩则是带着郡兵负责留守,毕竟营中还有不少在常山捉的黄巾俘虏,没人看着肯定不行。

此番的任务算不得艰巨,甚至有点简单,说白了放箭吓唬人就行。

但吓唬人也是有讲究的,暴露兵力肯定不行,黄巾一看对面就这点人保不齐便会生出突围的心思来。

能否成功暂且不论,但本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解决的事,因此造成死伤完全没必要。

至于如何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