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东巡(1 / 2)

陈长生一方面派人去安息帝国谈判,一方面做军事准备,但他知道,中亚地区多山且干旱,而且安息帝国疆域广阔,如果贸然开战,一战打服安息帝国倒可以,如果安息帝国不服气,把闪电战拖成持久战,那对大凉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儿。

所以,就是开战,他也在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让熟悉山地战和荒漠战的李大勇和李广利准备在呼罗珊地区和安息帝国来一场角斗,另一方面,他又传令谢彪,让他扩充李景孝的水军到一万两千人,并且加紧造船,训练水手,准备从海路去偷袭安息帝国的腹部。

当然,扩军备战就需要钱。

而对罗马和安息的丝绸之路中断,对大凉帝国的经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河西工业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光凭大凉国内销售也不可能全都消化得了。

于是,陈长生把主意打到了大梁身上。

他派人找到大梁宰相王猛。

王丞相,我也知道大梁国现在遭遇了罕见的天灾,造成了经济危机,大梁和大凉帝国唇齿相依,再说我们之前也有很好的经济往来。看到大梁国百姓受灾,我大凉国也很难过,但直接给钱恐怕不合你们国情。另外你们皇帝碍于面子也不能同意。所以我打算用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向大梁出口一批商品。来缓解大梁百姓的苦难。

当然,和王猛谈这件事的时候,使者也没忘了给王猛带礼物。

王猛

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儿?朝中的那些反对派不是说自己败家,帮着大凉帝国祸害自己朝廷吗?现在我把这笔买卖谈下来,看你们还怎么说?

于是王猛立即找亓无忌商议此事。

亓无忌也很纳闷,陈长生的心能那么好?自己可是正和他在青州打仗呢?

可是当他一看商品报价的时候,又觉得自己的心眼儿小了。因为这些商品原本大梁也曾进口过,都是一些老百姓家里用的生活用品,质量那是没个说,但那价格可不是一般的贵。

可现在一比较,这批商品的价格的确比之前的要便宜一半儿还多。

“关于民生之事,你着户部有关部门酌情办理就是,这种事不用问我。”亓无忌不动声色说。

“是,陛下。”王猛恭恭敬敬的施礼道。

亓无忌虽然这么说,但他不能不汇报,否则自己做了好事不留名,不是他性格。

谁知王猛在户部那边一说,户部有关部门居然提了反对意见。

“大人,这些小商品虽然比之前要便宜不少,可是现在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恐怕没有消费能力啊?”

“老百姓没消费能力,那你们也连个盆碗都买不起吗?这么便宜的价格,可是我费了好大力气才争取来的,你们好自为之吧!”王猛一摔袖子走了。

王猛是当朝宰相,他说的话谁敢不听。最后,户部的官员决定,全户部每人一套,都得买,户部的人不够,就到别的部去拉

人。不管是自用还是送人,反正得把这些东西推销出去,不能让领导为难。

就这样,陈长生一口气把国内过剩的产品全都给倾销到大梁去了,换回来的二百多万两银子,除了给工人开支,维持工厂生产经营,还有余富钱儿交个税。

只是,大梁国的手工业和轻工业萌芽可就给摧毁了。

大凉帝国出口的这些东西质量好价格底,而大梁国本国制造的作坊用这个价格根本生产不出来。

虽然看似大梁占了点便宜,但其实民间工商业主亏大发了!

他们干不下去,就没有钱交税,不交税,大梁就没钱打仗,搞建设。没钱,就想买便宜东西,而大凉帝国的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大工业的产品又好又便宜,所以这次边贸只是个开端,慢慢的,大梁帝国就会成为大凉工业产品的倾销地。陈长生如此一番操作,就抵消了不能向西方销售产品的损失。

而做为友好回报,大梁国出产的初级产品,也由此源源不断的运回大凉国。

陈长生的大凉国商人,正在慢慢将大梁的经济命脉握在手里。

东方战线。

聂胜和王元庆、赵康的军队也是打得有来有回。

聂胜挥师占领了幽州和青州的接壤地区以及胶州湾和威海卫地区后,就不再发力进攻。而是坚固已得到的地方,并且广泛争取附近的老百姓的支持。

赵康本来想把大梁扯下水,而大梁也有这个意思,谁知道半

岛上王岩不堪一击,迅速溃败,让亓无忌在幽州搞事情的计划落空。王元庆也知道聂胜是个强劲的对手,再说聂胜占的都是赵康的统治区,所以也不咋卖力,只有赵康的渤海军没事袭扰一下,寻机夺回一些地盘。可总是被聂胜的定边军打回去。

所以青州地区的战事就不愠不火的僵持在那里了。

这也是陈长生的计划之一。困兽犹斗,他还不想彻底让大梁和自己拼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