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降维打击(1 / 2)

河西之地再起战火,陈长生并不意外。

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两年多,对这个地区这个时代的生活已经了然于胸。

打仗?那是家常便饭。

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完全没有战争的年头也就不过百年。至于小规模的械斗,更是每天都有。

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人们因为一口池塘也打,为了两垄地也干,为了隔壁村村花那更是聚集哥兄弟,抄家伙就去抢。

所以,这个时代的人是有血性的,所谓“你瞅啥,瞅你咋地?你再瞅一眼噼里啪啦,我日你马!”这类事根本不新鲜。

国与国之间更是征战连绵。

今天你灭了六国,明天六国遗族又灭了你,再分封成诸侯,后天,外族又来打劫人的寿命短都是有原因的。

所以,就算河西同时遭受到三面攻击,陈长生也不意外。

谁叫河西之地肥沃呢?河西之主伊美奴又是个好看的女娃子?抢到了河西之地,那是人财两得啊!

陈长生做要做的事,就是以战止战!以强大的超时代的军力干掉敢于踏进河西的敌军,以事实告诉这些强邻,现在河西已经不是之前的河西,是我陈长生的河西,如果再敢胡乱插手,砍断你们的狗爪子!

只有这样,才能为河西迎来一个长久的和平建设时期,使河西走廊真正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心!

拥有着超时空穿越能力的陈长生要比霍去病有优势

得多。先不说他带来的科技和狠活儿,就最平常的一点,地图,就是当今世界难以企及的宝物。要知道,在文明程度最发达的大梁,皇帝还都不知道地球究竟是圆的还是平的,欧亚大陆究竟有多大,都有哪些山川河流,物种人族!

历史上,汉武帝发起数次战争打匈奴,很多次都是失败在大军迷失在路上。

因为西域和漠北实在太大了,大到几万人的军队根本就像一群蚂蚁在河边草丛中爬行。若不是各方刻意派侦察兵骑马到处找,即便相隔几十里,对方在哪里,人数多少都搞不清楚。

但陈长生有地图册。

虽然这些地图来自几千年后,但河流和山川等基本地形不会变。至少不会变太大。

况且,他还有忠于自己的匈奴人和羌人做帮手。

所以,要打这些对头是手拿把掐。

当然,运筹帷幄是一回事,真正刀对刀枪对枪的对决是另一回事。战场瞬息万变,并不是武器完全决定一切。

运气,勇气,天气,士气等等等等复杂得很。

陈长生虽然不晕血,但他也承认自己不是一个用兵打仗的好手,他也不想像历代开国帝王那样动不动就御驾亲征,他之所以如此有信心,是因为他手下的各位大将会打仗啊!

像赵明亮、聂胜、马涛这些将官,哪个不是天天研究如何把对方坑死的职业杀?哪个又不是打过硬仗,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更何况,陈长

生还给他们配上了步枪火炮装甲车?

所以,在漠北的战场上,打败右贤王这些游牧的土著人就成了必然。

根据地图和匈奴人的引领,马涛丝毫没有耽搁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迂回到了右贤王的老窝。

而右贤王的王城里,那些匈奴人见定边军和浑邪王部的骑兵忽然兵临城下,根本没反应过来。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右贤王刚决定去打河西,短短几天的时间,河西的兵就到了面前。

至于抵抗,更不要提了。

匈奴人虽然彪悍,但他们中的青壮男子都被右贤王带走去南征了。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和贵族、官僚和奴隶!

“打啊劫!把你们的女人和奴隶都交出来!”马涛的河西兵一声呐喊,就冲进了王城内。陈长生早就交代他们,不要乱杀无辜。因为这会激起匈奴人的仇恨,引起无尽的报复行动。河西兵主要是把汉人奴隶和匈奴年轻女人抢回来就行。至于那些大车小辆,坛坛罐罐,破破烂烂,马涛他们根本看不上眼儿。

抢奴隶,是为了获得劳动力,这些奴隶在右贤王那里也是干活,而且还没地位,抢到河西放生,就是一波好劳力。抢女人,是为了给河西兵解决生理和繁育问题。

河西一下子进来好几万兵,全是血气方刚的青壮男人,这些人得有女人暖被窝,得有房子有地,才能安心在河西成家过日子。否则时间久了,必然生乱。

至于什

么民族差异之类的,不存在的。中华民族本来就是多民族融合而成,哪儿有那么纯种的华夏族,否则,就炎皇和蚩尤的儿女后代,又怎能在后来控制上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十几亿人统称为汉族?

但无耳兔和查理曼丹的人就不一样了。

他们砍杀抢劫起来干得那叫一个干净利索,一看就是职业老手。

因为匈奴本来就是由诸多游牧民族通过联姻或共同利益联合起来的多民族多人种的部落联盟。所以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