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辞重任(1 / 2)

亓无忌之所以让兵部和吏部商量,因为陈长生是郡守,文官,归吏部管。

如果亓无忌要陈长生去挂帅打羌人,属于跨界选拔人才,万一陈长生不干呢?

自己岂不是既没面子又没退路了。

所以亓无忌把这个问题推给了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一看,皇帝不想出面,自己只好找吏部联系,看看能不能把陈长生借调过去。

吏部一听也蒙圈了。

毕竟,郡守只是正六品的地方官,而征西将军则是三品大员。这个跨度有些大。毕竟皇帝刚给陈长生升了官。

陈长生再有能力,有些组织程序也要走的。否则会引来非议。

为了保险起见,吏部尚书特意去宫里去请示皇帝,以免弄出笑话来。

级别还算问题吗?干啥活享受啥待遇。就算你提他一个二品官,也不过是多给点俸禄。难道我大梁连个官都养不起了吗?

吏部尚书一听,明白,您老人家说的算。

所以立即起草公文,让陈长生接到委任之后立即报道上任。

而兵部则把兵符和委任状也做好了,一并送往定边郡。

陈长生接到这两份公文后,皱了皱眉头,问使者,“我可以拒绝吗?”

“陈大人,这个委任并不是强制性的,您当然可以不干。不过,这样的好机会可是不多呀,就算您以后不干征西将军了,皇帝再委任你别的要职,级别不也上去了?”

“哦,我知道了。”陈长生点点头。让陈忠带使者去人

间天上好好休息。自己则写辞呈,然后让使者带给吏部尚书。

内容大概意思就是,我还年轻,皇帝就委派给我这么重要的职务,让我在定边管理一郡人。我刚接手定边的工作,这边灾民和边患问题还没解决,我怎么能扔下一郡人,为了自己去搞别的呢?所以还是请领导另请高明。我这边还是抓我定边的经济建设。

使者带着辞呈星夜赶回吏部,将陈长生的辞呈给尚书大人看。

“哦,这陈长生还挺谦虚,升他的官还推辞,不用怕,你再去一趟,就说军务紧急,无需谦让。”吏部尚书看完也没当回事。

因为读书人当官后,要升官时都爱搞这一套,说自己能力不行,等等。以表示自己并非急不可耐,谦虚谨慎。

就这样,使者第二次又开到定边郡,还是向从前一样,把委任状和虎符给陈长生,让他尽快上任去,说陈大人你就别谦虚了,大家都认可你的能力,至于郡里的情况,你就不用操心了,吏部会抓紧时间再派个郡守来。

陈长生这次亲自陪使者参观了定边郡,吃住也都在人间天上,就是高规格接待。

末了,陈长生又写了份辞呈,说金城孔兴亮不是干的挺好的嘛,人家本来就行伍出身,对军队方面相当熟,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了一场败仗能怎地,不行再拢他几万兵马,杀回来就完了。如果再败,就再征兵,回头再打,总归会把羌

人打跑的。

使者一看陈长生还不去,连忙带着辞呈回去。

吏部尚书一看,陈长生好像真不想干,也有些着急。

征西大将军虽然级别高,但毕竟是高风险职位,打仗是要死人的,陈长生可能是因为怕死不愿去,这也有情可原。毕竟人家是个文弱书生。

因此,他把情况跟兵部沟通了下,说我的人不愿意干,你再挑个愿意去的吧。

兵部尚书一听,这不行呀。听话听音。皇帝他老人家明里暗里就要用这个陈长生,我推荐的人本来就吃了败仗,如果再说不动陈长生,皇帝岂不是更加生气?

想到这里,兵部决定自己去说服陈长生。

当兵部派来的使臣来到定边的时候,早就听到信儿的陈长生下基层了。

使者好一阵找,终于在一个兵屯找到了陈长生。

“陈大人,这是太尉的请柬,下个月太尉过生日,邀请您去。”兵部的使臣说着,郑重其事的把太尉亲笔写的请柬捧给陈长生。

这个请柬可比兵部的委任状来的分量足。

这也意味着,太尉把陈长生当成了自己的亲信。

能和权势熏天的太尉攀上关系,那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话说普通地方官送五千两银子的寿礼,能不能见到太尉本人还不一定呢。

“呃,上官,你知道这段时间跑到定边的灾民有多少吗?十几万呀?”陈长生拿着请柬指着忙碌的兵屯居民说。

“呃……是呀,边患祸国殃民。所

以上峰才请陈大人出山平乱。”使者不明就里,敷衍说道。

“你知道这十几万人靠什么养活吗?”陈长生依然不接茬,而是自顾自叹息。

“呃……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兵部的使者见陈长生绕来绕去,就是不往正题上唠,瞪着眼睛看着陈长生。

“唉,难呀!”陈长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