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恶有恶报(1 / 2)

陈长生正在山庄整治训练私人军队的时候,忽然收到县里黄县令的报信。

“薛蟠贵这么个狡诈的家伙,也给自己治得服服帖帖了?”听说薛蟠贵不仅缴了两千两银子的粮食,还诚意恳恳的写了举荐信,连带着秦怀德也有样学样,拿出了一千多两贿银,陈长生仰头呵呵一笑。

这两个仇家的表现让他心情极好。

“薛蟠贵和秦怀德写的信让你们老爷快马加鞭送到京里去。至于你们老爷和其他人的表功信,就留在我这里吧。”陈长生不相信这几封信真的就能引起上峰的注意和对自己的认可。

毕竟自己可是坏了人家的生意。

至于黄县令那个官迷,此时正是要用到他的时候,陈长生不想让他猜忌。

夺权,一个小小七品县令,他犯得上吗?

“另外,薛家老爷子也捐了五百两银子,希望陈将军能放过他儿子一马。”送信人又说道。

“呵呵,让薛家老爷子亲自找我求情吧。”陈长生说。

薛家在他势弱的时候,又打又杀,可不会因为几句哀求的话就放过他。况且,薛家的举动还是对他充满轻视,以为他只是想勒索点银子。

“别做梦了!老子是想直接灭了你们薛家!”

一想到薛家那幅欺软怕硬,为富不仁的嘴脸,陈长生就恨得牙根直痒。

若不是薛家那个猪狗不如的小儿子,他可能都把董月娥娶到家了。

不仅是他,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那些

被欺负的穷人百姓,并没有他的好运气,除了无助的哀嚎,大多数人甚至连反抗的意识都没有。在他们这些人看来,当官的和骑马坐轿的财主们欺负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不过,陈长生现在没时间处理这些恩怨。

大月氏已经走了两天,应该找到了匈奴人。

一旦自己计策成功,匈奴骑兵恐怕一两天就移兵内地!

抚远的存亡,就在此一战!

他已经令聂胜等人抓紧训练火枪兵和陌刀队,准备迎战匈奴骑兵。此刻,他要带着一些新造的火器去县里,和王元庆、杨林仔细交代一下对敌策略。

“姐夫,若依你的计策,我岂不是连那匈奴兵的影子都看不到。我不干,我要和你一起出城去,和那些匈奴兵真刀真枪干一场!”杨林听完陈长生的防御计划,腾的跳起来嚷道。

“杨林,若你不听将令,我可要治你的罪了!”陈长生此时脸色一沉。

杨林年轻气盛,好勇斗狠,有逢敌亮剑的精神,这是好事,但他毕竟是杨老将军的命根子,如果真出了什么好歹,自己怎么向老丈人交代?

“少爷,大战在即,此时不是你使性子的时候。姑爷如此安排极为巧妙,我也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啊!”王元庆也皱着眉头劝道。

“也好,到时候无论杀敌多少,功劳却少不得我的。”杨林见陈长生不怒自威,嘴上虽然不示弱,但心里也有些害怕。

城里募的民军训练得如何了?”陈长生见小霸王服软,转头问道。

“回将军,新募的一千二百名新军,都被我编在屯军之中。”王元庆禀道。

“嗯。守抚远,两千兵丁也算够了!”陈长生点点头。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屯兵都是军户出身,有战斗经验,让这些募来的民团跟他们锤炼一下,对以后战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我带来的八门威远将军大炮,要好生使用。另外,开花弹也要分别存放好,一旦引起殉爆,恐怕城墙都要炸塌了。”陈长生又不放心的叮嘱道。

“请将军放心!”王元庆铿锵有力的抱拳说。

自古攻城就比守城难,除非两三倍的兵力,否则轻易拿不下一座城。除非守军意识被击溃。而王元庆在杨家憋了几年,早就渴望能够在疆场上一逞自己的勇猛!

陈长生不担心王元庆的战力。

他最担心的是城中百姓的安置问题。一旦骄傲的匈奴骑兵在抚远城下吃了大亏,抚远就成了匈奴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相信左贤王会调集所有入侵大梁的匈奴兵马,前来围攻这座不大的小城。

这是一场苦战。必须要做长久打算。

而城里的粮草,至多只能坚持个月。

后勤,永远是陈长生最在意的地方。

让陈长生欣慰的是,通过对薛蟠贵和秦怀德的打压,县里的那些世家门阀都害怕了。很多富贵人家准备逃出抚远。不过按陈长生的规定,出

城的车马所带物品一概要留下一半用于城防。而且出城后,这些富家不受官军和陈长生的保护。

这大大控制了城中人口和财富的流出,所以这几日,认捐银子粮食的富户又增加了几倍,黄县令那里,捐的银子有一万多两,粮食也有数十万斤。

最令陈长生高兴的是,经过统计,城内木匠,铁匠,泥水匠和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