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风波起,人情冷暖(1 / 2)

王志的话语直指大道,他提及那些陨落于修行之路的同门战友,以及他们遗留在尘世间的亲人。他们所经历的困厄与挣扎,并非只为自身生存,更是为了替那些逝者延续未竟的修炼之途,此言深深触动了周垣的内心,触及了他那份沉重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承载着同生共死的兄弟情谊与生死相依的恩情报答。

周垣骤然抬起头,目光灼灼地凝视着王志,其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对于追求无拘无束境界的执着向往。

“你放心,我定会在最短时间内助你脱困而出。”王志言辞坚决,掷地有声,这不仅是他对周垣的承诺,虽看似艰难,但对于他这位踏入化境的修士而言,实则并非无法解决之事,只待一个适当的机缘降临。

而此刻,在另一处凡俗世界中,张家已然采取行动,目标直指修行界的商业巨头——福康集团。

清晨九时,福康集团一如往昔运转不息,然而众多员工刚步入办公大楼,便被突如其来的一队车队吓得瞠目结舌。税务署、火行局、丹药师监司乃至银钱宗门等各大机构几乎在同一时间齐集于此,他们的到来显然不怀好意。众人带着凌厉的气势闯入,其目的昭然若揭。

“看来今日是要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啊!”人群中有人惊叹不已,皆知福康集团作为沪海城的本土势力,自小作坊起步直至今日成就,背后自然有着深厚的官方人脉支持。然而,今日如此多的执法门派联手而来,无疑显示出此次来访的不同寻常,势必要将福康集团推至风口浪尖。

此时,正巧来公司上班的苏云旗听闻此事,立刻找到父亲苏建国报告。但见苏建国神色如常,面对这场风暴却依旧泰然处之,有条不紊地调度应对。

“父亲,外面”苏云旗的脸色显得颇为忧虑。

“我已经知道了,派人去配合他们便是。”苏建国虽然经历了诸多风雨,仍旧保持着从容淡定。他知道这一切并非偶然,这次各路执法势力齐聚福康集团,显然是因王志救了自己女儿,斩杀了张东,进而引发了张家的反击。然而即使没有王志的插手,像张东、白家栋这类人,迟早也会利用类似的手段对付福康集团,借以披上合法合道的外衣,为吞并之举找个堂皇的理由。

毕竟在这修真世界,无论是人还是事物,都无法逃脱法则的审判。犹如世间并无完人一般,任何修炼门派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即便是那些看似严谨规范的修真集团,也难以避免存在管理上的疏漏,而这些漏洞,无论大小,一旦被人抓住,便会成为撼动其根基的把柄。即便集团本身并无过错,也会被有意之人找寻出瑕疵,以此彰显查证者的威严与修为之深。

在那遥远的修真界中,一切规则皆由道则衍生,执法者的权柄源于对大道法则的理解与运用,其中最具灵活性者莫过于罚戒之权。如对于修炼资源的掠夺,执法者可酌情施以一倍至五倍的赔偿惩罚,只要其判定有合理之道、法度之内,纵使此理由看似微薄,也能被他们凭借深厚的修为与巧妙的言辞,使之显得无懈可击。

权力为何?此即为权力。自由裁量权又为何物?便是此般妙用。世间并无尽善尽美的法则,亦非所有行事皆可精确量化于道则之下。只需于天道许可、法规所限之间,无人能寻其瑕疵。即便争议四起,若欲申诉复议,也须先行缴纳罚金,方能论及其它。

“遵循他们的规矩行事,所需之物悉数予以提供。”苏建国再次叮咛,他深知此刻抵抗无异于逆水行舟,无法撼动任何既定之局,因前来巡查之人并非肆意妄为之辈,他们只是执行使命,履行职责,不必对他们过分为难,顺从配合其检查才是明智之举。

此时不但不能冷脸相对,更需热情款待,备上珍稀灵茶、仙丹妙药以供享用。无论对方言语尖锐或粗鲁,均应笑脸相迎,心怀敬意倾听,不可表露出丝毫抵触之意,更莫提及他人是非。若对方指出修行之地存在问题,自当点头称是;谓其修炼境界未达,则坦然接受。

然而,真正的较量往往潜藏于表面之下的暗流之中。对于细微疏漏,自当遵照指示迅速纠正;至于牵涉到宗门核心秘密之事,如账册记载等,则必须坚守底线,据理力争,阐明自身做法的合理性,只要理由充分且通情达理,便可视为通过考验。大道法则下,凡事皆讲求情、理、法三者兼顾,当低头认错之时便痛快承认,毅然决然地改正,并持之以恒;而当需要抗争之际,则要从容不迫、不失威严地展开。

这就是修真界的生存法则、人际交往的智慧、情理法之间的微妙平衡。无论是域外宗门来巡查,或是宗内高层对下层弟子的督导,概莫能外,处置之道无二。

“尤为关键的是,宗门核心秘籍万万不可随意示人,至少不能轻易交出。” 苏建国以此告诫苏云旗,这正是历经风雨的老修士所秉持的原则。

听闻此言,苏云旗缓步走出书房,今日与父亲的一席对话对她来说冲击颇深。身为宗门大长老,尽管日常事务驾轻就熟,但这类幕后斡旋之术却是初次涉足。有时候,这些看似琐碎之事却关乎宗门兴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