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人(1 / 3)

第二日一早,黛玉取了五万银票出来,先是去了贾母那里,把银票给了贾母。

贾母被她吓了一跳,回头一想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赶紧又把银票给她塞回去:“好孩子,我知道准是昨儿那些风声给闹的,娘娘省亲,银子都是早早备好的,哪里有叫你们小辈出的道理,你舅母也是糊涂了,昨儿晚上我就已经说过她了,这银子你只管收回去,我看哪个再敢嚼舌根,回头都赶出去!”

黛玉自然不能让她赶人,只说道:“哪里是别人说了什么,我从来了这里,外祖母便待我多有疼爱,如今大姐姐封妃省亲是多大的荣耀,我们自是该添一些,也算是沾沾喜气。”

可贾母说什么都不能要,早在黛玉带着林璋玉回来贾府时,第二天就托人去给王熙凤送了五千两银票,平日嚼用也不跟黛玉以前一个人在贾府时一样,都已经分开单用自家的,并不要贾府花销。

那时贾母就不自在了好久,薛家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不过念在王夫人和王家才收留他们住在府里,可黛玉和林璋玉却是正儿八经的外孙,交银子算怎么回事。

后来好说歹说,林璋玉还专门去见了贾政和贾赦解释了一通,贾赦最后同意他们每年拿五千两给贾府,但一切只穿都在贾府,也不能太外道了。

现下又被那些流言蜚语给逼的拿出五千两,黛玉跟林璋玉才是两个孩子,这不是活脱脱欺负人吗!

贾母心中怒火升腾,却还是压着火气愣是把黛玉先给安抚出去了,才叫人去找贾政。

黛玉却并未因此便收了银子,这五万银票她既然拿出来了,自然也没打算这么轻易收回去,否则下次王夫人还敢打他们姐弟主意。

于是脚步一拐去了王熙凤那里,她也没有坑害王熙凤,把去贾母那里被拒绝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把银票留下。

王熙凤一开始还假意推辞不要,黛玉玩笑道:“自这省亲园子开始,你成天愁的睡不着觉我可是知道的,怎么这会儿反倒客套起来了。”

王熙凤也笑了,她看不懂账本,这阵子没少让黛玉帮忙,以前黛玉身体不好她还担心劳累到,如今黛玉身体好了,近来的账本几乎都是黛玉帮她看的,因此贾府如今是个什么光景,只怕黛玉比贾府自己人还清楚。

王熙凤与黛玉熟了,也不假客气:“行,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大不了回头就让老太太骂我一顿出气,总好过让我成天睡不着觉强。”

薛宝钗说是给了贾府银子,可直接送到王夫人手里,王夫人拿了银子就成她自个儿的了,王熙凤是一个子都没见着,还得平白承薛家的情,这两天别提多呕了。

如今跟黛玉一比,王熙凤心里便更加亲近黛玉而远了薛宝钗。

两人正说笑,雪雁跑进来,也不管王熙凤在这就嚷嚷开了:“姑娘让找的那对珍珠耳环,哪哪都翻遍了都没有,指定是丢了。”

王熙凤刚得了黛玉的好处,闻言立刻神色一厉:“好好的姑娘屋里怎么会丢东西,定然是被底下哪个见钱眼开的给拿走了,你老实跟我说,到底怎么回事?”

雪雁看了黛玉一眼,噼里啪啦就说了:“就是老太太给姑娘的那对珍珠耳环,姑娘戴了一天说是珠子太大了,拽的耳朵疼,就放下几日没戴,今儿这衣服跟那耳环挺配,谁知道死活就找不着了,我们屋里可从来没见过这种事,想是丢到哪里去了。”

王熙凤冷笑一声:“就是那对坠金的珍珠耳环?”

黛玉点头:“可不就是那个,原不该为了一对耳环就这么兴师动众的,只是一想那是外祖母给的,也不能这么不明不白丢了。”

王熙凤拉住她的手:“这事你别管了,我保管不出两天就给你找着,左右不过是那几个人,这种小偷小摸本就不该助长!”

再说贾政那边,得知盖省亲园子居然要跟亲戚手里要钱,他也臊的不行,连连安抚了贾母一番,等一回院子就直接进了王夫人屋里,不过还是给她脸面,只小声将她训斥了一顿。

王夫人自然是不能认,委屈哭道:“老爷真是屈我,何时是我亲自要的,虽说这省亲园子处处花钱,府里的确有些紧,可也不是过不下去了,我能伸手跟亲戚要银子?

不过是宝丫头体贴,担心我这姨妈艰难,才偷偷送来银子,我硬是不要,可这孩子是个实心眼儿,非得把银票撂下就走了,我还想着找机会还给这孩子,不知道被哪个眼尖的给看到了,到处嚷嚷了出去,老爷就急赤白脸的来找我算账。”

贾政一听,又有些懊悔不该跟王夫人发火,只得说道:“既是这样,就赶紧把银子给人家还回去,哪有伸手跟亲戚要银子的,说出去别人牙都要笑掉了。”

王夫人不甘心,却又不得不忍着,只得在贾政的盯视下,不情不愿将薛宝钗给的银票拿出来,让金钏给薛家送回去。

薛家那边也不肯收,又打发人给送回来,如此推脱了两三回,贾政越发觉得丢脸,干脆把薛蟠叫来,直接把银子塞进他手里,让他们再不许送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