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土木堡(二)(2 / 3)

英也是有皇室的吧,他们的治理模式到底是怎么样的,刘彻实在是好奇。

不过,有大汉这么个先例摆在前面,后世的明朝怎么不知道学着点。

他们防匈奴可没像明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啊。

果然,还是皇帝不行。

毕竟像他这样雄才大略高见远识的皇帝,真是屈指可数啊。

刘猪猪得意地挺起胸膛。

……

【蒙古加入朝贡体系是为了经济利益,毕竟蒙古什么都没有,锅碗瓢盆都需要从明朝买,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蒙古朝贡很积极。

大明对蒙古使团始终本着薄来厚往的政策,而且明朝的赏赐是数人头的。

比如来100人就给100份赏赐,来1000人就给1000份赏赐,保证蒙古人不会空着手回去。

于是,蒙古人想尽办法增加朝贡次数,有时候一年有数十批人来北京,而且人数也逐年增加,从开始的几百人增加到2000多人。

大家可以想一下。

几千蒙古人带着马匹和皮货去北京拜见皇帝,皇帝要赏赐十倍的财物,蒙古每年来几十次,那得赏赐多少财物,家业再大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明朝君臣都烦透了,敢情蒙古人是来套娃的,真当大明朝人傻钱多啊。】

(卡bug刷金币)

(梦回宋朝)

(百亿补贴)

(大明家里也没余粮了啊)

(这时候明朝的税/收和土地兼并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

——————

洪武朝,朱元璋一惊。

土地兼并这么快就出现了?!

咱大明的税收又出什么问题了不成?!

朱元璋恨不得给朱棣抽一顿,败家玩意真敢花钱,按人头来给赏赐。

那蒙古也是,忒不要脸,大明肯给是大明厚道,你怎么还不知满足,可劲的薅呢,呸!

不过这些都可以往后再算账,重要的还是税收和土地。

这两出了何问题,后人你倒是细说啊!

……

【而且也先这小子不讲武德,玩阴的。

来两千人的使团,他敢上报三千。可着大明这头羊死薅羊毛。

关键也先白嫖,朝贡不老实也就算了,还经常反复试图踩踏大明的底线,往自己的使者队伍里塞入了大量的强盗小偷,沿途骚扰居民,祸害百姓。

也先表面上重视与明朝的朝贡往来,在背后小偷小摸暗箱操作,与王振勾结走私兵器铠甲,一心想恢复蒙古帝国的霸业。

而当时的明朝并没有太多人重视瓦剌的扩张,只是对也先白嫖行为十分不爽。

这些大臣中最不爽的就是王振。

为什么王振这个太监会这么不爽呢。因为也先每次来朝贡都会给王振行贿,然而时间一长,大明不重视瓦剌,也先就把这茬忘了。

王振那个气呀,直接命令手下核查使者人数。

人数对不对,王振心里肯定有数。他派人清点蒙古使团人数,按照真实的人数给赏赐,蒙古人说多少没用,这样一来,蒙古得到的赏赐就少了。

另外,蒙古使团是带着马来的,准备高价卖给明朝换钱,结果王振又刻意压低马价,导致蒙古使团没有得到满意的价格。

这么一来一去,蒙古使团只得到预计赏赐的五分之一,类似于原本想赚100万,最后只赚了20万。

消息传回蒙古,也先怒了。

我们给明朝当小弟,不就是为了钱嘛,现在头磕了钱却没有到位,这不是拿人开涮么。

也先为了报复明朝,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大业,做了一个决定——进攻明朝。】

(就可着明朝使劲薅呗)

(这套流程属实是让他们玩明白了)

(建议了解下同时也先太师统一蒙古高原各部的战绩和过程是多么恐怖,后期都派儿子去打西域的察哈台了,如果是黄金家族的人,估计带明就危了)

(也先两个儿子也厉害,老大征服中/亚创建了准噶尔汗国)

(草原已经开始衰落了。明长城修的锁山闭海,盐铁都给控制住了,没有了资源控制,草原部落打劫维持不了长久实力,但明真的太作死了)

——————

朱瞻基的心不断往下沉。

从天幕开始说起土木堡,他心中就越来越不安。

81年,到他这里,已经离得很近了,再联想起天幕之前对祁镇和祁钰的态度,大概发生了什么,朱瞻基已经隐隐能猜到了。

但他还是不肯相信。

怎么会,祁镇是个好孩子,是他寄予厚望的太子,能做出什么对大明不利之事呢。

当天幕看到这,朱瞻基猛然一惊,蒙古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