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首诗摆平李老(1 / 2)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苏尘的脸上,他悠悠转醒,一边伸着懒腰,一边琢磨着该用何种借口向学校请一个长长的假期。毕竟,如今的他已坚定地决定要加速在娱乐圈的发展进程。

对于学校生活,拥有整个地球知识库的苏尘实在提不起兴趣。他深知,以蓝星现有的教育水平,自己随随便便吟出一首唐诗,恐怕都会令那些教师们钻研良久。正当苏尘沉浸于思绪之中时,一阵突兀的铃声打断了他的思考。他迅速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李老的来电。苏尘不敢怠慢,赶忙按下接听键,紧接着便听到李老那中气十足的嗓音从听筒中传出:&34;苏尘啊!你这臭小子才开学没几天,我就听闻你已经请了好几次假啦!怎么着,你还真把学校当成自个儿家啦?&34;

面对李老连珠炮似的质问,以及那仿佛能喷溅出火星子般的语气,苏尘也只能怯生生地回应道:&34;当初选专业的时候,明明是您亲口答应我可以请假的呀……&34;

听到这样说,李老心中的怒火愈发熊熊燃烧起来,他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电话那头传到苏尘面前一般:“你那算哪门子的请假?新学期才开始没多久,你们专业的老师甚至连你长得啥样都不清楚,你这不就是光明正大地给自己放长假嘛!”

面对李老如此愤怒的斥责,苏尘突然心生一计,赶忙回应道:“李老啊,您先消消火,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其实我这次请假并非出于玩乐之心,常言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这几日正是外出游历,探寻创作灵感去啦!昨晚更是通宵达旦,刚刚完成了一首新诗呢。”

电话那头的李老听闻苏尘所言,口中轻声呢喃起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原本紧绷的脸色渐渐松弛下来,语气也变得和缓许多,低沉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将昨夜所作之诗朗诵于我听。倘若诗作尚且可观,我便不再追究你这几日旷课之事。”

苏尘脑筋迅速转动起来,思考片刻后,他开口说道:“李老啊,您还记得吗?我高考时曾写过《滕王阁序》。从那时起,我就想把咱们国家众多的壮美山川和历史名胜都一一描绘出来。于是呢,这段时间我特意请了假,就是为了去考察那些河流与古迹。这不,经过一番努力,我最近一直在查阅关于岳阳楼的资料。昨晚,我更是通宵达旦地埋头苦干,终于完成了一首诗歌。”

听到这里,李老显得有些不耐烦,催促道:“行啦行啦!别啰嗦了,快把你写的东西读给我听听。”苏尘见状,连忙清清嗓子,然后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苏尘念完后心中暗自思忖着,这首诗可是唐诗中的翘楚,可以轻松挤进前十之列!他就不信凭借如此佳作还无法震慑住眼前这位难缠的老头。

而另一边的李老听完之后,则陷入了长时间的震惊之中,一时间竟然难以回过神来。这小子仅仅用了短短数天时间便写出这样一首惊世骇俗的诗作,难不成真如传说中文曲星下凡一般?与此相比,自己平日里接触到的那些所谓的年轻才子们在此等杰作面前简直不堪一击,犹如土鸡瓦狗般微不足道。若将此事传扬出去,又有谁会相信这般才情横溢的诗句竟出自一名大一学生之手呢?

许久之后,李老终于回过神来,他清了清嗓子,对着苏尘缓缓说道:“小苏啊,这首诗确实写得相当出色,由此可见你即使在请假期间也并未荒废学业。既然如此,那关于你此次请假之事我便不再追究了,但年轻人仍需加倍努力、勤勉不懈才是啊。”

苏尘何等聪慧之人,一听李老的话语口吻,立刻明白对方已经松口,于是顺杆往上爬,赶忙接过话头说道:“李老教训得极是,晚辈受教了。其实这段时间以来,我常常感到一种若隐若现的灵感冒出,但总是无法准确地捕捉到它。因此,我希望能够请一个较长的假期,外出游历一番,以便更好地寻觅灵感。我坚信,待到下次回归之时,我定能创作出比今日这首更为惊艳绝伦的诗作!”

李老一听这小子如此不知好歹,竟然还妄图得寸进尺,当下便要严词拒绝。然而话到嘴边,他却又突然改变了主意。心想:万一是真如这小子所说呢?毕竟刚刚他可是写出了一首令人惊叹不已的诗作啊!略加思索之后,李老开口说道:“好吧,那就准你假到中秋节那一天,但中秋节当日你必须跟我一同前往参加诗词协会的聚会。倘若到时你仍能拿出令我满意的作品,那么我或许会考虑再给你延长假期。”李老心中暗自盘算着,对着苏尘这般说道。

苏尘闻言,喜出望外,连忙满口应承下来。他心想:不就是参加个诗词协会的聚会吗?估计不过是一群老头子聚在一起空谈诗词罢了。大不了到时候自己当场随性赋诗几首,定能将这群老家伙震得哑口无言!如此一来,日后自己想要请假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