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自己做的孽,含着泪也得受着(1 / 2)

“有福,你是想到啥法子了?”

“强子叔,你这可就高看我了,我能有啥好法子。”

“不过总也不能将人给逼死不是。”

李有福看向众人,“依我看,鱼还是要捕,其他人也别都闲着,孩子们可以养养兔子,这玩意繁殖的快,还有咱们生产队猪下了崽,鸡蛋,编制一类。”

“还可以组织人手上山,埋陷阱,捕猎。”

“一句话,不管留着吃还是拿出去换粮票,我们只能靠自己,我相信困难始终会过去的。”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寂静。

倒不是说李有福给出的主意不靠谱,而是怕被人扣上一顶投机倒把的帽子。

怎么说呢,有的人认为,只要买了东西转手卖给别人就算,还有的认为,集体的东西,凭什么拿去换粮食?

就连每家每户养鸡的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些事并非没有发生,而有这种思想的人还不少,极大的阻碍了从困难时期走出的时间。

真正到了65年,才算度过了饥荒时期。

“有福,你说这事让我想想。”

“村长。”

“强子叔。”

“强子爷爷,咱们不能犯错啊。”

砰!

有人将搪瓷缸重重磕在桌子上,“人都要饿死了,这犯的是哪门子的错。”

“话不能这么说,铁蛋说得也没错,实在不行,我再找公社领导磨一磨,要是不答应,我干脆就住在公社。”

众人又是你一言我一语,争吵的不可开交。

“你们是担心被人说成投机倒把?”

“这还不简单,卖给国营厂不就行了。”

李铁蛋撇嘴,“有福,你说的简单,关键咱们也没这个门路。”

“咱再退一万步,就算有了门路,和收购站一样,最多也是给钱,总不能换成粮食吧?”

“我可以!”

李有福微微一笑,换成任何一个人,面对的都是天大的难题,反而这个难题在李有福面前,根本就不存在。

有的地方从今年8月份开始,中西餐厅,饭馆,点心铺,小吃店,就实行了收粮票或就餐卷供应。

像海上市,流行比较广的一种5钱或者半两的粮票,京南市就更夸张,一钱(5克重)的粮票,刷新了全国粮票最低纪录。

说句不好听的,在老百姓心中粮票比钱好使。

“啥?真的?”

“有福!可别乱说话。”

李大强狠狠瞪了李有福一眼,也将李有福的思绪给拉回到现实。

“强子叔,我没乱说。”

“正好各位也在,那我就明说了,我是一名采购员。”

这也让李有福忽然想起了一件事,6011病。

什么意思呢,就是60年11月份,忽然在全国爆发的一种奇怪的病,全身浮肿,就像一个泡在水里的大馒头,就连走路都没啥力气。

如果这个时候去照镜子就能发现,镜子里面是一张死灰色的大圆脸,比死人脸还要可怕。

这其实就是一种长期缺乏营养所造成的病,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营养和蛋白质,很可能会死。

而也就在这段时间,物价更是涨到了一个夸张的地步,0138元就能买一斤大米,在黑市上要花4元钱,并且只能买到一斤粗粮。

夸张吗?在死亡面临前,钱只是身外之物。

“工作证我搁家里了,要是不信的话,我待会把工作证拿过来给大家看看。”

“信,我们信!”

见李有福说的如此笃定,众人简直喜出望外。

李大强询问,“有福,你啥时候找的工作,都没见你说。”

“也就半个月前。”

“不过我也把话说在前面,采购员下到村里采购物资是合理合法,但研究所的庙小,总共才几百人。”

“我也是看在是李家村一份子,跟大家又沾亲带故才说去试试,成不成还不一定,要是不成的话,大家伙也别怪我头上。”

“有福,有你这话,我的心已经落下去了一半。”

李大强附和道:“有福刚才的话,大家回去别到处乱传,要是被我知道了,别怪我李大强收拾他。”

“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

李大强笑着拍了拍李有福的肩膀,“你这小子这名字没白叫,你可真是咱们李家村的福星。”

“强子叔,要没啥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等明天我去了研究所,有啥消息了我再告诉你。”

“行!”

“你路上慢点,不管这事成不成,大家伙都会念着你的好。”

李有福回了个微笑,随即走出村办公室。

其实李有福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