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为何而拜?为了心中欲望(1 / 2)

林逸自然不会声张,也低头开始品尝粥品。粥的香气扑鼻,他细嚼慢咽,品味着其中的每一丝滋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饭桌上的碗筷逐渐清空。林逸也将最后一块馒头轻轻咬下,学着两位师兄善源和善乐的模样,端正了坐姿,安静地等待着。

“呼——”道禅长舒一口气,将最后一勺粥送进嘴里,细细品味后,拿起手边的毛巾,轻轻拂去嘴角的粥渍。他放下毛巾,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

“今日,乃是灵诞日,是佛门中一个极为神圣的日子,是祭祀心中信仰与神灵的节日。”道禅的声音中透露着庄重与敬畏,“善乐、善源,你们二人午后需将寺庙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以示对佛祖的虔诚。

而我,将与你们的师弟一同前往镇上,采购粮食与香烛贡品,为灵诞日做足准备。”

善乐和善源对视一眼,齐声回应:“是,师父。我们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师父所望。”

善乐微微侧头,对林逸说道:“师弟,你初来乍到,灵诞日对我们佛门子弟意义重大,你且随师父一同前往镇上,也好长长见识。”

林逸点头应是。

林逸对灵诞日并不陌生,前世他曾听闻过这个日子,知道它是诸多神灵的得道日,自然也包佛祖,对于信徒而言,无疑是一个庄重而神圣的庆典。

然而,今日上午,当他踏入正殿,目光落在那尊佛像上时,心中却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困惑。

那尊佛像的面容奇特,与他过去所见的佛像截然不同。

它的眼睛深邃而神秘,仿佛能洞察人心;面容既庄重又威严,但却又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诡异。

林逸不禁心生疑虑:这样的佛像,真的是由人类巧手塑造的吗?它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然而,林逸深知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

过于好奇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

因此,他努力将心中的疑惑压抑下去,保持着平静的表情,未曾向任何人透露过半分。

道禅一直在暗中观察着林逸。

他注意到林逸在面对那尊佛像时,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但随即便恢复了平静。

这让他对林逸的沉稳和谨慎感到赞赏。

在这个复杂危险的世界里,能够保持沉静,不多问不多嘴,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如此才能更好的活下来。

“慈济,与我一同前往翠云镇。”道禅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回荡在清晨的空气中。

“是,师父。”林逸恭敬地回应,随后紧跟在道禅身后,向南方的翠云镇进发。

师徒二人走在乡间小道上,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带着田野的清新和泥土的芬芳。

林逸亦步亦趋,紧跟在道禅身后,他的目光时而落在师父那沉稳的背影上,时而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

两旁的稻田碧波荡漾,微风吹过,稻穗轻轻摇曳,仿佛是大地的呼吸。

野花点缀在田间地头,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为这宁静的乡间增添了几分生机。

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水墨画。

在这短短的两里路程中,林逸意外地发现了三座小土庙。

这些土庙坐落在道路两旁,虽然简陋,但却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

庙门敞开,阳光透过门缝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庙内供奉着几尊神像,虽然面容模糊,但那双眼睛却仿佛能洞察人心。

土庙前,人们手持香火,虔诚地跪拜在神像前。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恭敬和期盼,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心愿。

“愿我儿今年能考上功名,光大家庭门楣。”一位中年男子双手合十,紧闭双眼,额头几乎触地。

“祈求神明保佑我娘身体康健,长命百岁。”一个年轻的女子跪在神像前,眼中闪烁着泪光。

“希望今年庄稼能有个好收成,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一个老农双手捧着香火,目光坚定地望着神像。

回想起自己所在的小禅院,林逸不禁有些感慨。

小禅院的香坛里只有薄薄的一层香灰,平日里恐怕鲜有人来上香,就连这路边的野庙都赶不上。

他不禁开始思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师徒二人来到其中一座小土庙前停下,道禅指着当中的神像问道:“慈济,你可知他们在拜什么?”

林逸仔细观察着神像,恭敬地回答道:“应当是神佛吧。”

“不错,他们在拜神。”道禅点头赞许道,“那你可知他们为何而拜?”

林逸摇摇头,心中有些疑惑。

他明白,拜神求佛自然是有所求,但每个人的所求都不同,他如何能够知晓呢?

道禅似乎也没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