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川岱府(2 / 2)

叫我想办法支摆走了,没打听到什么,咱们家的事情,村里人真知道的也少呢。”

鲍老爹抽着烟锅袋不说话,烟锅袋一明一暗,又听鲍暖雪缓和了语气说:

“爹,娘,哥,嫂子,你们且等着,我嫁过去之后,咱们家就会越过越好。”

咯吱咯吱,何大人坐了马车去了川岱府首县。

川岱府首县即为平源县,县上有县衙,也有府衙。此时府衙之中,何大人并其他几位县令大人正在静静等候知府大人会面。

知府程大人刚从省府那边回来,憋了一肚子气,见到几位下属就没好脸色:

“今年咱们又垫底了呀!”

何大人几人面面相觑:这要是不垫底才奇怪呢。

六个县,除了平源县产粮较多,每年努努力上缴三万多担粮食,混了个中县,其他五个县,包括青云县,每年上缴粮食不过一两万多担,都是下县,六个县加起来不到十万担。

“你们这几个,怎的不思进取,害得本官年年在省府受气!”知府大人端了杯热茶喝,烫得又给吐了出来,几个人大眼瞪小眼。

接下来就要开始训话了,有能耐的县就开始给自己开脱。

平源县县令梁大人道:“大人,我们平源县可是竭尽全力了,全县几乎能种的地都种了,再往上加码,老百姓留的粮种都要上交了。”

知府又看向宝山县县令,对方赶紧道:“大人,我们县多是山区,粮食是种不了多少的,倒是可以多卖点皮毛。”

知府又看向湖泉县县令,对方两手一拍:“大人!今年天公不作美,雨全下到别的县去了,我们湖泉县的水都要干了,粮食自然减产。”

知府又看向广宾县、乡麻县县令这两位,算了,这两个县都是出了名的贫困县,粮食自己都不够吃的,不提也罢,知府劈头盖脸地骂了他们一顿。

轮到青云县了,知府大人正要开骂,何大人先下嘴为强,抢先说道:

“禀大人,下官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