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救灾(2 / 2)

三生灵石记 尚木香堂 1214 字 1个月前

什么善男信女,哪能让这些人得逞?

所以,他这些年着实是得罪不少人。

在之后的时间里面,朝廷的救灾物资和救授人员源源不断地从真宗大道过来,

撑过最初的艰难时期,这座西京洛阳古城终于慢慢缓过一口气,人们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

洛阳府衙也开始救灾程序,首先让民户报灾,其次是政府的检灾和抄札。

诉灾即灾害发生后,百姓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报告灾情,寻求政府的救助。

地方在接到诉灾后,要去检查灾伤情况,这就是第二步检灾,也称检视。

抄札是检灾的最后一道程序,县级官员以及相关基层人员,登记受灾人口情况,预估受灾程度,为将来的赈济和救助做好基础工作。

灾后重建是最繁重的一项工作,这段时间,政府除了帮助一些损毁不太严重的灾民重建家园,更是出资建造很多官屋给家园完全被毁的灾民居住。

这其中水泥钢筋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官屋数量巨大,如果全部用砖头建造一时间还真没这么多,所以程氏工业的工匠们就想到一个办法,

先在地面用钢筋扎一个一丈余长宽,两米高的骨架,两面用木板固定,把水泥浇灌进去,隔天拆板就有了一间屋子的雏形,

然后加门窗横梁,屋顶有瓦片就用瓦片,没瓦片就暂时用稻草和茅草,最后在里面铺上水泥,一间遮风挡雨的屋子就弄好了。

这些屋子虽然非常狭小,但怎样都比露宿街头要好上百倍,当灾民们看到分给自己的官屋居然如此结实,激动得都要哭了出来,

幸好如今真宗大道已完工,水泥的产量才能够全力支撑灾区重建。

除了以上工作还有遇难尸体的处理,灾害过后的并发症之一是疫病,经常是由腐烂的尸体所引起的,某种程度上讲,瘗埋尸体是一种政府专门的救灾政策。

宋朝几乎是所有朝代当中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时代,救助程序在总结前朝经验的基础上越来越规范化和制度化,及时全面的对灾民救助和安置,能够安定民心,推进灾区经济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从而推动了北宋整个社会的进步。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