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 本文首发晋江(2 / 7)

[足球]大聪明 NINA耶 5898 字 1个月前

瓦拉内和帕瓦尔。两名后腰,博格巴更偏中前卫,坎特则是拖后做组织核心。姆巴佩和马图伊迪出任左右边锋,格里兹曼为前腰,吉鲁担任中锋。

克罗地亚也没有变动阵容。沙德首发中锋,佩里西奇和雷比奇出任左右边锋,莫德里奇站前腰位。拉基蒂奇和布罗佐维奇平行中场。后卫从左到右分别是斯特里尼奇、维达、洛夫伦与福萨里科,苏巴西奇负责把守最后一关。

替补席上,曼朱基奇、乔尔卢卡和科瓦西奇三个最常上场的替补球员,将会坐在边缘位置,方便随时弹出去热身。

单看阵容的话,法国队在任何位置上都占优。年轻的姆巴佩把佩里西奇衬得黯淡无光,而克罗地亚一直以来最为稳定的中场也遇到了对手,博格巴、坎特和格里兹曼的组合绝对是更年轻也更优越的,后防线就更不用说。

就连在锋线位置上,沙德能比吉鲁好多少也难说——没有球员是不吃体系,不吃队友状态和能力的,中锋尤其是。吉鲁不需要比沙德强到哪里去,不需要和他比拼青春年少,他只要能在这支队伍中

百分百地发挥作用就够了。

论起传统中锋的稳定功能和支点作用,他经验丰富,发挥得恐怕比沙德还要好。

不能进球一点关系都没有,法国队的进攻支点多的是,不管是姆巴佩还是格里兹曼,突进能力都比对手更强,吉鲁就是最合适的那一个,真让名气更响的本泽马来,反而不如他合适。

克罗地亚队压力很大,但是他们并不是中立观众想象中那样弱势的形象,俄罗斯本地球迷在现场的支持更是有点压制住了法国队的声势,他们全场一起高声合唱马赛曲时的声量仿佛都不够足——这也是正常的,俄罗斯人分走了所有四等票,这是很大的一个数字,少了这么多,他们再和克罗地亚人抢剩下来的座位,总是不如对面能疯狂砸钱的。

问一万个法国人,一万零一个会笃信他们还会再进世界杯。问一万个克罗地亚人,却都会担心这就是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机会了。

克罗地亚的国歌伴随着激昂的鼓点,以抒情的高音结束。双方国歌唱罢后,各自的加油口号与t便响了起来,但更响亮、更具压倒性的还是环绕全场、重新继续响起的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直播镜头和场边大屏幕的镜头都给到了沙德,用来解释这歌声为何而来,为谁而唱。沙德在晚风中转着圈冲着场边的球迷们举手鼓掌表达感谢,几l乎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回到了三年前俄罗斯杯的决赛夜。

他当时也在呆呆地小海豹鼓掌,尽管那场比赛输掉了,可球迷们还是为他唱了喀秋莎。

进了两个球的天才球员自然值得歌声,但沙德当时不懂,他根本没想过球迷们是在为他唱歌。后来经提醒才迟钝地意识到这一点,可那赛季结束他就转去切尔西了。

不需要听得懂歌词,喀秋莎的旋律就像具有魔力一般,把庄严的风雪和肃穆的压迫感瞬间刮进了整个球场,让好几l个法国球员在沉沉地呼气——这种状况外的声音当然也算一种压力源,让他们感觉像是在踢客场似的,很难不感到难受。

特写镜头里沙德的黑发被风吹起,绿瞳仁清澈如玉,点点光芒。他成熟漂亮了很多,可没有什么能改变记忆,没什么能夺走初见的画面,在主场球迷看来,他分明还是昔日的少年。

这一次不要输!

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和所有人想象中都不一样的是,作为绝对弱势方的克罗地亚抽到了首先开球后,一点小心观察的意思都没有,就果决地采取了主攻姿态。

都说大赛无名局,世界杯决赛这样的场合,球员们往往压力山大,教练们也一样,心态都是先稳住不给机会,见招拆招,宁愿不赢拖进加时拖进点球,就怕输。特别是强队打弱队,就没见过弱队不龟缩的——开场潇洒两脚,八成又进不去,要是被抓着漏洞立刻就原地挨上一顿痛打怎么办?

但克罗地亚不仅果断且义无反顾地策动了进攻,而且确实打出了压

制力。

开赛3分钟,沙德就从左路接佩里西奇传球突入禁区,被法国守将瓦拉内迅速铲走。两分钟后,克罗地亚右后卫福萨里科从右路发动攻势,再次被法国后卫解围。比赛10分钟,莫德里奇长传找沙德,乌姆蒂蒂急速抢点,几l乎成功清除,但沙德跑得实在是快,竟然硬是赶上了。

他在禁区里被放倒了,但裁判内斯托尔·皮塔纳大概是担心比赛太快出现比分,竟然只是吹哨示意暂停,等待沙德起身,却不要说给点球了,连一张黄牌都没发。

克罗地亚球迷气炸了,在看台上挥舞着胳膊咒骂,但这并不能改变主裁判罚的结果。沙德也不是会在地上躺着闹事的球员,已经利索地翻身起来了,甚至还拉了一把还躺在那儿不敢起的乌姆蒂蒂。

他感觉脚踝有点疼,可能是刚刚撞的姿势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