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3 / 7)

隐灼 池芒 5114 字 1个月前

明知不可能,宋朝欢还是四下望了望无人的墓园。

正如她所想,这捧黄刺玫,并不是今天的。

宋朝欢弯唇,动作也跟着慢下来。

她温吞吞地蹲下,小心将那束葱黄,同原先的并排,放在外婆墓前。

然后抱着膝盖,什么也没说。

就同小时候一样,坐在小板凳上,安静地陪在外婆身边。看着她手里各色的面料,变成一件件款式各异的新衣裳。

但她知道,外婆最喜欢,也最擅长做的,是旗袍。

无声笑了笑,宋朝欢伸手,轻柔又缓慢地,小心翼翼,摩挲过墓碑上的篆刻。

外婆姓宋,单名一个玦字。

玦,上有一缺的环玉,多为男子佩戴。

外婆告诉过她,太外公替她取这个名字的期许。

只希望她即便是个女孩子,也能同她几个哥哥一样,读书行路,看天地广阔。

遇满则缺,凡事决断。

外婆说,她小时候念书极好,是能把几个哥哥风头都抢去的程度。

可是后来啊,外婆还是选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

太外公太外婆便笑话她:嫌家里拿笔杆子的太多,显不出她的别具一格来,便一门心思拿起了针线剪子,誓要与他们一家划清界限。

…………

她的确跟的是外婆的姓。

并且后来从外婆和邻居口中零星的话语里拼凑出:妈妈怀着她回来,连宋运盛这三个字,都从未提及。

妈妈并不姓宋,宋朝欢想,大概跟的是外公的姓。可她也从没见过外公,甚至没有从外婆口中听过那个男人的只言片语。

外婆不提,她便也从来不问。外婆和宋昭老说,她小时候就像个小学究,没有半点儿旺盛的好奇心。

可她不好奇,总有无关的人饶有兴致。

宋朝欢还记得外婆在临街小院开裁缝铺的那些日子,总有好事的人来她面前闲言碎语。

譬如问外婆:“你们家小外孙女,怎么姓宋啊?”

咔啦咔啦。脚下动作一停。

“招女婿,”揿住缝纫机上的布料,外婆答得理所当然,却务必要让人听清,“女婿死了呀。”

来人笑,又说:“招女婿不跟你们家枝枝姓,反倒跟你姓啊?”

外婆闲闲地觑他一眼,舍了修线头的弹簧剪子,操起裁布的大剪刀,张到最大,冲着那线布链接处咔擦一声,伴着金属碰撞的脆响,冲他说:“你管我!”

明明是吵起架来都没有火气的方言,却吓得那男人哎哟跳脚,直说惹不起惹不起。

真是个泼辣又傲娇的漂亮小老太……

想到这儿,宋朝欢不自觉地笑起来。

明明眼睑还红着,却像个从小被娇养着,泡在爱里长大的小姑娘。

也不知为什么,大概是在外婆身边,宋朝欢突然记起来,宋昭还没有回她消息。

她上个月给他发的消息,他竟然还没有回。

她低头,从放在一边的手袋里翻出手机,找到同宋昭的界面。

笑着摁下两个不成型的字母,指节微顿,还是退回了原位。

无声弯了弯唇,宋朝欢摁灭手机。

-

祭拜完外婆,宋朝欢还是去了从前的家。却没敢靠近。

只远远地望着那一片泥灰色的,像是不用做旧,也渐渐染上回忆苍黄的老屋。

其实,她后来攒了钱,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鼓起勇气回来,问问那家从外婆手中买了她们家的新主人,能不能……再转卖给她。

可偏不巧,她停留的那几天,都没有遇见。

楼上原先的邻居阿姨见她连着几天都在,便同她说,这家屋主只住了一段时间,就不常来这边了。估计其它地方也有房子,南亭镇只是老家,买这儿就是留个念想。

要是遇上,帮她问问对方卖不卖。

她道谢离开,却在几天后接到邻居阿姨的电话。

对方说:这房子不会卖。加价也不会卖。

自此,她只好认命地歇了念头。

如今每每回南亭镇,也只敢离得很远瞧上一眼。

她怕走近了,会发现那里早已不是她记忆中的模样。

但今年围墙的上边,似乎探出一抹绿。

她小心翼翼,近乎拘谨地仔细看了眼。

是栀子叶的绿。

宋朝欢有些惊喜地想,那户人家,大概是也喜欢栀子的吧。

这样便已经很好。

往后能远远瞧一眼那抹栀绿,那个院子,那个房子,就还是她心里同外婆一道的家。

-

宋朝欢回北城后,考虑再三,决定换家医院再去查一查。

城南的一家私人医院,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