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大浪淘沙,横幅奖励与命运部件(2 / 3)

先把城内给彻底搬空。

其中的一半人口将借助当前仍然存在的远距离传送通道送往寒鸦谷地。

那里的体量足以容纳这批人口。

剩下的一半则直接带往宗慎的领地中。

至于粮食和物资的缺口,可以用城内掠夺的物资来“自给自足”。

只不过仓促的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给塞进领地,在短时间内必定会造成很大的后勤压力。

这些事情都需要宗慎花费心力,协助麾下的骨干进行梳理和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有序接纳这么庞大一批人口。

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先让这些人住在郊外。

同时逐步吸纳人口,扩充领民规模,为大批量规划建设做好准备。

想要在短时间内建造出足够容纳所有人的住房。

利用各种建设特权,想要办到这一点并不算困难。

唯一的难度在于资源的大量消耗。

木、石、麻、铁和各类初阶符文,是构成领主建设体系的重要素材。

这一点和原住民有所不同。

当然,为了满足建设所需,原住民通场也有专门采石场和伐木场。

但却很少会在城内储备这些基础建材。

目前赚取这些资源的途径,主要是领主间的贸易和批量采集。

还有许多特殊建筑都是专为采集资源服务的。

正常的领主也总是要分出一部分人口,每天专门外出采集各类资源。

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慎想从原住民这里得到基础资源的补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城内这些房屋和城楼倒是可以进行拆解。

但这依然不足以缓解资源消耗的压力。

好在这次前往巨城之前,宗慎与马莉尔、豪伊等人就商议好了领地的扩张建设计划,同时艾萨拉的矿区的产量也在持续激增。

当时就已经做好了领地以巨城级为标准的建设规划。

连同资源的储备扩充计划也在同步进行。

近期就到了该验收成果的时候了。

根据建设规划,那几片居民区和附属的街道住宅区。

大约可以满足1500万2000万人的居住需求。

若是资源不够,可以先建设耗费较少的一阶棚屋与二阶民居进行过度。

日后可以再逐步进行升级。

先粗略的进行安置,往后可以慢慢地开始精细化分配。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正好趁着这次人口大增长的机会,可以尝试着去推行自由民改革了,以此来确保领地的发展活力。

他可是对自由民制度心心念念了许久。

其实在忠诚度的体系框架下,所谓的自由民其实就是另类的奴隶制。

只不过普通的奴隶制注定会僵化,变得暮气沉沉。

这是必然的结果。

同时也是“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制度下常见的弊端。

既然大家分到的吃穿用度都毫无差别,那么平时干活还需要用心吗?

直接糊弄糊弄就行了。

而古代专制下奴隶制,靠的是严苛的管束来进行控制。

当然,忠诚度体系也可以通过下达明确的强制性命令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但这么做实在是太费事了,尤其是人口数量大大增长以后。

他可没办法去事无巨细的管理每个人。

而往下延伸出的英雄级人才纵然可以接受他的任命,代为指挥下级平民。

但在贯彻忠诚度的效果上,却远远比不上宗慎本人亲自下达命令。

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是忠诚度体系的在扩张之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了。

每个领主都绕不开建立指挥节点的阶段。

这个问题尤其体现在防守挑战之后。

领民们普遍都出现了“人性”解禁的情况。

不再像降临初期那般宛如提线木偶一样。

而是重新有了欲望和渴求。

宗慎是个务实主义者。

他从来不信什么人人平等那一套。

别说是在无尽大陆这个弱肉强食,实力为尊的世界里。

就算是地球中也是如此。

人人平等本就是悖论。

天赋、机遇、努力、思考、运气、家世背景、大环境等等一连串复杂的多维数据构成了一个人最终的成就。

由此造就的样本可谓是千奇百怪,差距也将由此而生。

除非物资可以无限制的凭空出现,否则人人不平等才是世界的真相。

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才决定推行自由民改革,提供不同领域的上升通道。

由此全面激发起领民的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