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农药除患(1 / 2)

“楚泽!皇上有旨,革去你定北王之位,即刻监禁天牢,听候发落!”一个阴沉的声音响起。

“来人,给我拿下!”话音刚落,无数刀剑指向楚泽。

楚泽面不改色,高声道:“我楚泽问心无愧!请皇上明察!”

说罢,他竟主动解下佩剑,双手被缚,昂首走入牢狱。一代名臣,就此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京城里,顿时哗然。坊间议论纷纷,都在惋惜这位开明能臣的遭遇。

“定北王竟然被抓了?”“天啊,这不是朝廷的损失吗?”“可不是,没有定北王,谁来抵御外敌,安抚边疆啊?”百姓们一片愁云惨淡。

而在宫中,朱元璋正襟危坐,周围一帮老臣正在煽风点火。

“皇上,这楚泽狼子野心,早就该除之而后快啊!”“就是,这厮在外虎视眈眈,不知何时就会兴兵谋反!”“皇上若再不下手,只怕大明江山就要不保喽!”谗言惑主,令人愤慨。

就在这时,一个宏亮的声音突然响彻宫廷:“慢着!楚泽忠心耿耿,岂是尔等可以非议的?”

众人回首一看,只见吏部尚书李思昂然站在殿前,手捧一本奏折,神情凛然。

原来,他将楚泽绝笔疏章呈给了朱元璋。只见朱元璋神色复杂,默默展读折子,良久不语

朱元璋缓缓抬起头,环视群臣。老臣们个个心惊胆战,暗叫不妙。

“传朕口谕,即刻释放楚泽,召他觐见!”

朱元璋的一声令下,如惊雷般在朝堂上炸响。

满朝文武哗然一片。那些诬陷楚泽的老臣更是惊恐万状,面如土色。

“快,还不快去请楚大人!”朱元璋看着他们,冷冷地说。

几名侍卫飞奔出宫,不一会儿就架着楚泽回来了。楚泽虽然历经牢狱之灾,但仪表堂堂,目光炯炯,令人肃然起敬。

“微臣楚泽,参见皇上!”楚泽稳稳地跪在殿前。

朱元璋挥挥手,亲自将他扶起。环视左右,朱元璋缓缓开口:“楚爱卿,看来朕错怪你了。你在北疆打了那么多胜仗,筹划了那么多利国利民的改革,岂会是谋反之人?”

“只是朕被谗言蒙蔽,一时糊涂,竟把你这个忠臣关进大牢。实在是朕的过错啊!”朱元璋叹了口气,非常惭愧。

“皇上明察秋毫,微臣感激不尽。”楚泽恭敬地说,“微臣若有万一,也绝无怨言。能为社稷鞠躬尽瘁,是臣子的天职!”

“好一个''鞠躬尽瘁''!”朱元璋望着楚泽,由衷地赞叹,“朕果然没有看错人。从今以后,朕再也不会轻信谗言,任凭小人挑拨离间了。”

“楚爱卿,你多日辛劳,可曾修整一番?朕要重用于你,不得有半点折损才好啊!”朱元璋关切地问。

“多谢皇上挂念。微臣已无大碍,随时可以复命。”楚泽扬起忠诚而自信的微笑。

“好!不愧是国之栋梁!”朱元璋大喜过望,“朕这就下旨,恢复你的官职爵位。从此殿前有你一席之地!”

说罢,朱元璋当即拿起笔来,奋笔疾书。随着一道圣旨的颁布,楚泽不仅恢复了定北王的尊荣,更成了入阁大学士,执掌朝政。

楚泽跪地接旨,心潮澎湃,百感交集。他没想到皇上如此信任宽厚,非但赦免了自己,还给予了莫大的荣光。

“微臣誓死效忠,绝不负皇上厚望!”楚泽咬牙发誓。

从此,楚泽就在朝堂之上,与众大臣共议国是。他那渊博睿智的见地,无不令在场之人折服。

“这楚大人,京中无对手啊!”“可不是嘛,怪不得皇上对他赏识有加。有了这样的人才辅佐,我大明的前景就不得了喽!”满朝上下,交口称赞。

可就在楚泽的政绩达到巅峰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又摆在了众人面前。

“启禀皇上,江南地区蝗灾肆虐,田地庄稼损失惨重啊!”户部尚书跪在殿前,抱头哀告,“再这样下去,恐怕灾民就要流离失所,颗粒无收了!”

“蝗灾?”朱元璋大惊,“怎会在丰收的时节突然闹起蝗灾?莫不是哪里出了差错?”

满朝文武也是一筹莫展。谁都知道,蝗灾一旦泛滥成灾,便是不可收拾。到时候民不聊生,国力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蝗灾之所以猖獗,乃是因为我们缺乏有效的灭蝗手段。”就在这时,楚泽站了出来,沉吟片刻道,“依微臣之见,不如研制一种专门的农药,对付这些蝗虫。只要及时喷洒,定能药到病除!”

“农药?何物也?”朱元璋没听过这个新鲜名词。

“回陛下,这是一种专杀虫害的化学药剂。”楚泽摊开一张图纸,指点说明道,“只要将硫磺、烟草等原料提炼出精华,再兑以适当比例。装入喷壶喷洒,蝗虫闻之必死,田禾幸免于难!”

“此法可行吗?”众臣将信将疑,纷纷询问。毕竟,千百年来,蝗虫都是农家的噩梦,何曾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