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能人到哪个时代都是能人(1 / 2)

第476章能人到哪个时代都是能人

这是北方沙漠边缘一个很普通的村庄,低矮的农房,尘土飞扬的道路,孤零零的白杨树,村庄周围大片大片的春小麦地。

很有点像几年前方明华跟着吴天民去甘省民勤拍《隐入尘烟》的那个小村子。

其实,大西北,特别是像甘省、宁夏这些靠近沙漠边缘的村庄都是如此样子。

“这十年了,没啥变化啊。”赵红军又感慨道。

“谁说的?你看村边那一家。”方明华指着村东边一处房屋说到。

“哎呦竟然有人盖了瓦房!”赵红军惊叹道。

这里的房子和关中差不多,都是半边盖,说不普通的这家房子不是那种传统的土坯,而是青砖砌墙一砖到顶,房顶盖着红色机瓦,看样子新修不久。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男人骑着一辆“红公鸡”摩托车突突突向这边驶来。

红公鸡摩托车正式名称叫嘉陵50,是重庆国营嘉陵机器厂出产,仿照日本原型车pa50。以小巧玲珑的身形和独特红色外观而被誉为“红公鸡”。

这款二冲程无级变速的摩托车以卓越的燃油经济性和便捷的操控性受到了老百姓喜欢,在关中地区也很常见。

骑摩托车的是一個三十出头的男人,穿着一身有点皱巴巴的西装,很显然,他看到这突然出现的一辆越野车也感到惊讶,放慢车速小心翼翼从边上路过,错车的时候还不忘朝里面看了一眼。

“建林,张建林!”坐在副驾上的赵红军突然冲着男人喊了声。

男人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赶紧刹车,就看到车窗的玻璃缓缓下楼,出现了一张大脸正冲着他笑。

好像在哪见过?

“我是赵红军,插队的知青赵红军啊,在你们家住过。”

“是你?你咋胖的我都认不出了。”这个叫张建林的男人赶紧把他的“红公鸡”停在车尾的空地上,这时候方明华和赵红军也下了车。

赵红军刚准备从口袋里掏出他的软中华,但看到张建林已经拿出自己的烟,就把自己烟盒放进口袋,接过对方的烟。

是兰州烟厂的产的“海洋”。

说来奇怪,甘省地处内陆,但兰州卷烟厂生产的“海洋”牌香烟的名声竟然盖过了他原来产的“兰州”。

据说这是内地地区的烟民关于海洋的幻想和渴望

张建林又给方明华了一支,被对方笑着婉拒说自己不会抽烟。

“方明华!你变化不大嘛。”张建林看着他,笑着说道。

“怎么没变化?也胖了许多。”方明华笑道。

“那也没赵红军胖,胖的我都认不出来了。”张建林说了句又问道:“你们这是?”

“我和红军回来看看,这一走十年,最近没啥事所以回来了。”方明华解释道。

“走,走,去我家,就是村边那户,结婚后分家后我自己的修的。”张建林热情招呼,于是两人开着车跟在摩托车后面向村里走去。

“这张建林是个能人,当初咱们插队的时候,这家伙脑瓜灵,喜欢折腾,才20出头就当了生产队长。”赵红军边开车看着边感慨道。

“所以说,能人到哪个时代都是能人。”方明华笑着回了句。

汽车直接开进院子,或许听到外面汽车的声音,一个妇女从屋里出来,穿着一件的确良碎花衬衣,丰腴的身材,这个地区常见的黑里透红的脸蛋。

“这是我媳妇,彩莲。”张建林将摩托车放在屋檐边,冲着媳妇又喊了声:“这两个是当年在咱们这个地方插队的知青,专门回来看望乡亲们的你赶紧去做饭。”

女人笑了笑,没有说话转身进了厨房。

方明华两人进了堂屋,只见侧面墙壁上挂着今年的挂历,自然都是美女大明星,崭新的家具,对面的方桌上竟然放着一个14英寸的彩电。

“建林,你这几年变化大啊,鸟枪换大炮!”赵红军感叹道。

“嘿嘿就是瞎折腾。”张建林很谦虚,但得意之情还是显露无疑。

“建林,我刚才看伱骑摩托车出门,是不是有事?要不你忙你的我们只是随便转转。”方明华提醒道。

“也没啥大事,我在县上包了个工程,准备过去看看,迟点过去也行。”

“哎呀建林,你当老板了?”

“什么老板,就是个小包工头。”张建林笑着说道:“我手下有二十多个人都是附近的老乡,县上一些大老板揽下工程,就分给我们一些,人家吃肉我就跟着喝点汤。”

“不错,不错,有眼光!那你现在当生产队长吗?”赵红军又问道。

“生产队前几年都解散了,现在叫村民小组,村上让我当组长我不愿意,没啥意思。”

张建林回答道又看着两人:“听说你们回西京老家了,在干啥?”

“红军现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