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浮躁》准备在美国出版(1 / 2)

第311章《浮躁》准备在美国出版

“贾主席。”白苗赶忙站起来招呼

此时贾平娃满头大汗,咯吱窝里夹着公文包笑着走进来和他打了声招呼,一屁股坐在对面沙发上。

方明华知道贾平娃来是有事,就让白苗暂时先回办公室。

等白苗走后,方明华给贾平娃倒了杯凉茶,问道:“这大热天的,有急事?”

贾平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喝了一杯凉茶问道:“我听说,你和陆遥去燕京,在会上舌战群儒啊。”

“瞧你说的。”方明华笑道:“你见到陆遥了?”

“什么事?”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safari,ed)

最近编辑部的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轨,自己是不是也该准备写点东西了?

先锋类小说?

不!没意思。

“我也在愁这事,聂女士肯定要的是美金,我哪有那玩意?要不,找国内学者翻译?喂,你的小说不是找许愿冲教授的学生,伱的朋友叫李丽的姑娘翻译的吗?要不找她?我按照国内翻译稿费付给她!”

这如果放在后世的网文,这点字数真算不得什么,但是现在,绝对能算的上一本巨作。

“其实照我说,他就不应该去,那帮人能说什么好话?自取其辱!”贾平娃吐了个烟圈说道。

“这个。”贾平娃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书递给方明华。

贾平娃走后,方明华又翻了翻贾平娃留下的这本《浮躁》,这本也是写农村改革初期人物的命运,却又和《平凡的世界》如此不同。

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

晚上,和宋棠棠在街上散步的时候,方明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媳妇。

原来是为这事啊。

算算,自己的几本科幻小说连同《悟空传》在日本赚的稿费连版税已经高达一亿两千万日元,按照现在的兑换比一日元兑换006人民币,折合成人民币为720万人民。

“昨天见到,聊了会他就走了,说要回铜川煤矿招待所,发誓不彻底完成他那本小说是不打算回来,看来是受到不小的打击。”

日本讲谈社已经着手出版这本小说的单行本,而改编成的漫画已经在日本国内发表,颇受欢迎。

现在人家已经在国内出版,方明华当然要说话算数。

去年方明华从美国参加完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回来后,和贾平娃聊过这事,等小说出版之后,联系爱荷华大学的聂华玲女士,翻译成英文争取出在美国出版。

方明华听了只是微微叹口气,没有说什么。

信写好连同书骑自行车去钟楼寄国际包裹,方明华就不再操心此事,李丽会很认真完成这项工作。

“你也认为将来会火?”

自从去年在美国参加国际写作计划写了三篇小说后,这快一年,除了连载《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之外,严肃文学一个字都没写,总有这事那事忙碌。

现在国内先锋类小说如火如荼,自己就别再去凑这个热闹,正如六年前别人都在写伤痕文学、知青文学的时候,自己却开始意识流写作,高高举起“先锋小说”大旗。

是《浮躁》。

“行,就按照你说的办,有最新的情况我马上通知你。”

六一二二三一五五三八

两年争了720万!

不错,小日本就是有钱啊,舍得消费。

不过现在是日本的高光时刻,财大气粗,和美国“广场协议”听说已经签署,脖子上已经套上绳索了!

方明华放下书,从抽屉里拿出信纸,就给远在伦敦上学的李丽写信,希望她能将这部30万字的长篇翻译英语,准备在美国发表,贾平娃是我的朋友,翻译稿费可以优惠点云云

其实,翻译这个大长篇,对于李丽而言本身就一种很大的考验。

“明华,我的书已经在国内出版,你以前说过联系到美国出版,现在行不?”

“得得,贾哥,你就别说风凉话了,如果再碰到安慰安慰他。”

“那好,我回去了。”贾平娃说完抓起放在办公桌上的公文包。

还有一件事,历时快两年的那本《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科幻小说终于完成,全文大约150万字。

“慢走,贾哥。”

现在,方明华正在考虑另一件事。

“会!一定会!咱们这几个人写的书,怎么会不火?!好了,不说他了,我今天找你来有点正事。”

在国内,这本科幻小说由《科学》文艺出版社推荐给《海洋出版社》发行单行本。

各有各的好吧。

“那你想写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