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080叛经离道的小说(求追读票票收藏(1 / 2)

第80章080叛经离道的小说(求追读票票收藏)

“周主编,这些读者来信,都是评论方明华的那部《太阳照常升起》的。”

一个年轻编辑拿着一大摞信件匆匆走进周燕如的办公室。

周燕如五十出头,留着齐耳短发戴着眼镜显得很干练,听了这话说问道:“小杨,赞赏的多还是批评的多?”

“批评的多,好多读者来信都说看不懂,杂乱无章,有的甚至说咱们《燕京文学》怎么能登这样的小说。”

“批评多没关系。”周燕如呵呵一笑:“意识流嘛,在国内还是个新鲜事物,何况这种写作手法本来就有点晦涩。”

看着年轻编辑不解的神色,周燕如耐心解释:“小杨,作为一名编辑,最怕的不是某篇文章争论多,批评多,而是发表以后,如同泥入大海毫无声响,那才让人恐惧。”

“有争论就意味着有热点,有关注度,这对于杂志社甚至作者本人都是一件好事当然这里也要有个度。”

说到这里周燕如顿了顿继续说道。

“小杨,这些读者来信你不必多费心,你最近要多注意其他报纸报刊刊登的对这篇小说的评论,特别是一些文坛上比较出名的人物以及有影响力的杂志,一旦出现对这篇小说的负面评价,你一定要拿来给我看!”

“我明白。”

“你?”

第二天早上,周燕如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到杂志社自己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去倒杯水喝药,就听到敲门声,接着就看到小杨慌慌张张闯了进来,手里那拿着一张报纸。

王濛当然不是说说而已,立刻开始动笔,没过几天同样在《文艺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题目叫《太阳向上升起》。

周燕如顿时明白过来。

“可是?”周燕如要辩解,但却被王濛打断:“别担心,那个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即便有人想折腾,那也顶多溅起几个小水花!”

“不好了,周主编,《文艺报》今天刊登了一篇评论,批评方明华写的那本小说!”

“谢我什么?这篇小说是我给推荐的,出了点小风波,我自然要帮这个忙。”王濛笑眯眯的。

此时的王濛正悠闲的看着一张报纸,看她敲门进来,立刻放下报纸,站起来笑着招呼,又给她倒了杯水。“周主编,伱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

主编这个职位是要经过中央宣传部门批准的!

“王主席,谢谢你。”周燕如感激说道。

刚刚解放的时候,国家及宣传部门就为文艺期刊管理比较严,其中《文艺报》起着监管和督导的作用!

王濛的这篇评论犹如一颗炸弹,让这个本来就比较火热的话题更加火爆起来。

“王主席,就是你推荐的那那篇《太阳照常升起》,有点闯祸。”都是老熟人,周燕如也就不拐弯抹角,实话实说。

“是不是这张报纸?”王濛拿起刚才看的那张报纸,正是《文艺报》!

“对,还有就是最近一些报纸和杂志转载了这篇文章,我感觉影响有些大。”周燕如神色焦急。

呵?

看到这里,周燕如微微一笑。

文章一开头就震惊四座:“方明华同志写的这部《太阳照常升起》,实在是说:如《浮士德》般的生命困境,一向都在人间。”

当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文艺报》自复刊以来,其通讯与争鸣的性质就迅速取代了监管职能,但它依旧有着很高的声望和“级别”。

这报纸名字非常普通,但是在文学界浸淫大半辈子的她知道这张报纸的厉害之处。

“怕什么?就一篇小说而已,天塌不下来!”

老成练达却又不失热情。

说实在,她被折腾怕了。

更重要的是批评者的矛头逐渐指向编辑部本身:这样的小说为什么能刊登?!

周燕如有些坐不住了,这天下午,她骑车赶到前门西大街的燕京作协,她要见王濛。

小杨走后,周燕如看了看那一堆信笺,笑了笑,不再关心而是拿起一份稿件。

看到王濛这副样子,周燕如心慢慢镇定下来。

所以刊登在它上面的评论文章都不可小觑,何况是批评文章?

周燕如赶紧接过来,戴上老花镜仔细看起来。

周燕如就是佩服王濛这点。

竟然将这篇小说和《浮士德》在一起比较!

“小说最后一节,太阳照常升起,谁说那是光明的尾巴?那是故事的开始呀!这可不是简单的倒叙。结束,等于开始,那是说:生活,曾经是这样,将来未必就不是这样。”

是一个叫周凡的作者写的,这是一个笔名,在国内文学评论界非常有名。

“去吧。”

“不过嘛,咱也得说几句,免得别人真认为咱们眼光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