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哭穷(2 / 4)

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直到当时还是女官的皇后派人去针工局借纺车,还说要借调一个人过去帮忙。

当时听说赫舍里家长房和三房刚刚分了家,闹的很不愉快,满城风雨。而这位赫舍里女官虽然养着太子,却并没有得到皇上的宠幸,还不如与她一起小选进宫的族姐。

于是众人都不看好,便推了资历最浅的乌雅氏过去应付差事。

没想到这一应付,居然叫乌雅氏意外纺出了细软的羊绒线,和坚韧的羊毛线。

然而到此时,众人都还不看好。毕竟赫舍里家长房已然脱离了权势滔天的三房,便是乌雅氏攀上了赫舍里家长房的高枝,那也是个烂高枝。

乌雅氏被放出宫指给常泰做侧福晋的时候,吃瓜群众都乐了,看吧聪明反被聪明误。

还是那句话,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乌雅氏嫁到赫舍里家长房小半年,就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狠狠打脸了一众幸灾乐祸的人。

在这里,没有挑剔的婆母,没有拿腔作势的福晋,丈夫体恤,小叔敬重。

最最重要的是,没人约束她⑵_[(,告诉她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后宅女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直接将成衣铺全都交给她打理。

起初她还有些束手束脚,后来佟佳氏找她谈话,告诉她分家之后长房过得有多难,将家中情况向她合盘托出。

“所以只要妾身能赚到钱,福晋便不会约束?”福晋开门见山,她也是个爽利的性子。

两人都是干脆利落之人,很快敞开心扉,达成共识。

自此,赫舍里家长房的生意扭亏为盈,再不必为银子发愁了。

当初郝如月之所以选中乌雅氏,不仅因为对方心灵手巧,掌握了纺织羊绒、羊毛纺线的技术,更是看重了她的家事背景。

为了给乌雅氏搭台,郝如月说动皇上,把乌雅氏的父亲也调到内务府当差。

与乌雅氏的兄长一样管皇商,只不过为了避嫌所管不同罢了。

郝如月只是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常泰,乌雅氏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将生意谈到了娘家的饭桌上。

不出所料地惊掉了娘家一桌女眷的下巴。原来老爷调任内务府,领了肥差,都是宫里那位舍赫里女官在帮忙。

内务府权力大,且都是过银子的肥差,尤其是管皇商的。每年用谁家的东西不用谁家的东西,里头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所以内务府的官儿一般都是皇亲国戚,或者皇上信任之人。多少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呢,怎么会有出缺,又刚好跳过那些关系户,落到了乌雅家门上。

初时众人都以为是老爷运气好,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家在朝中也有关系,而且关系很硬。

另外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是,赫舍里家长房居然默认乌雅氏出来做生意!

即便分了家,赫舍里家长房也是上三旗顶层的贵族,是出过皇后的,怎么可能让嫡长子的侧福晋出来做生意?

对于第一个令人震惊的点,乌雅氏只是笑笑,不解释。

一来是不知道怎样解释。阿玛调任的事,她只清楚一个原因一个结果,并不知道这位赫舍里女官在皇上心里的分量,很怕猜错了,引起误会。

二来是想制造神秘感,让众人自己猜,无限发挥想象,想得越夸张,对长房的生意越有利。

而她只说自己知道的,诸如婆母宽厚,福晋和气,丈夫体贴等等,最后问额娘:“女儿在饭后能见一见阿玛吗?”

于是没等到饭后,乌雅氏直接搬到前院用膳去了。

搭上内务府的顺风船,再加上乌雅氏做生意品控极严,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

隐隐有《红楼梦》中四大家族最鼎盛时的模样,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四大家族是怎么来的,郝如月不太清楚,但她知道是怎么没的。

树大难免招风,也就是赫舍里家长房这一辈都是老实人,即便财大,也没有气粗。

可下一辈呢,下下辈呢?

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五代的道理,

郝如月太懂了。

穿越前,她就亲眼见证了财富惹的祸,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建山集团为什么要上市,还不是爷爷老了,精力有限,而下一辈根本没有成长起来。

急于圈钱。

要不是她回国之后独自扛下了集团的大部分业务,建山集团想上市,也没那么容易。

郝如月猜自己多半是过劳死,然后就穿越了。哪怕她没有机会手刃仇人,凭二叔、三叔他们做的那些勾当,也能把爷爷气死,将建山集团败光,弄不好自己还得进去。

这回轮到赫舍里家,郝如月决定换一条路来走,一边赚钱一边撒钱。

于是便有了赫舍里家长房出钱给仁孝皇后修山陵,郝如月和赫舍里家长房一起出钱给京城百姓家的孩子免费种痘,还有水灾的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