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将军在草原(1 / 2)

狗洞谋士 樱桃糕 1241 字 17天前

俞嬴离开平野,经令支,过蓟都,天气越来越和暖。田野间,没有了公田私田之分,没有了井田边界,阡陌成片,到处是深深浅浅的绿,农人或拿锄夷或牵黄牛辛勤劳作,妇人孩子携篮提罐往田中送饭,颇有些欣欣向荣的样子。

三月,俞嬴回到武阳。

她不在朝中,诸般事宜其实是有些不太顺畅的。老相邦虽支持革新,但年纪大了,精神力气有限;朝中旧人许多还在观望,做事不是那么上心用力;之前俞嬴拔举的新人都是才上手,尚难委以重任;皮策主管的还是相地,况且他脾气刚硬孤僻,于平衡之道上有些欠缺……俞嬴不在,头头绪绪格外多。不少事都是燕侯亲力亲为。

俞嬴回来,燕侯松一口气。

说到令翊之逝,燕侯红着眼圈道:“长羽上回来辞别,还与寡人约好要一起去猎鹿,想不到……”

太子启已经是个少年,不愿再像个孩子那样在别人面前哭——哪怕这个“别人”是父亲和亲近的老师,但这次仍忍不住流出眼泪来。

“前阵子,寡人不适,不免思虑以后。寡人还想,日后我们这些,老的老,去的去,那时候启有太傅,有长羽,有这些年轻的文臣武将,咱们燕国就还能走下去,走得好!哪想到……”

听说燕侯病了,俞嬴问他如今是否已经大安。

燕侯道:“都好了。不过是天冷,着了风寒。”

看着燕侯鬓边微微的白发和清癯的面容,俞嬴请他保重身体。

燕侯点头,也嘱咐俞嬴:“太傅也要顾惜自己,莫要操劳过甚,寡人看太傅这回是瘦多了……”

俞嬴让人将自己写好的关于燕北防务、农牧等事宜的上书搬上来呈给燕侯,并先总地约略说了一遍,燕侯不时点头,也与她说朝中事,启偶尔插言。俞嬴欣慰地发现,启又有长进了。

听说俞嬴回来了,相邦燕杵赶进宫里来。行了礼,叙过寒暖,哀伤感叹令翊之事,接着君臣几人又议起朝政。

俞嬴拜别燕侯和相邦出来时,已经晚霞满天。

启在身后追她:“老师——”

俞嬴停住脚等他。

启停在俞嬴身前,有些担心地看着她。

俞嬴笑一笑,问他怎么了。

“将军——”启只说了两个字便说不下去了。

俞嬴抬手,像他小时候那样揉揉他的头,启没有躲开。

师徒俩慢慢往宫外走,就像他们在齐国诸侯馆小校场操练过后慢慢走回自己的院子一样,只是此时旁边没人再含笑看着他们,偶尔打趣一两句了。

从燕侯宫中回来,虽不早了,俞嬴还是去了令府。令朔不在,其妻安祁接待了她。

之前经过蓟都时,俞嬴也拜访了令翊的母亲。她与上将军一样,虽憔悴很多,但精神还撑得住,她说:“翊看着我们呢。他希望我们好,我们得让他安心。”俞嬴用令翊母亲的话安慰哭泣的安祁。安祁垂泪点头:“长嫂说得很是。我们得

让翊安心。”

第二日便是朝会,朝会后,俞嬴又见了几位朝中重臣。过了几日,皮策回都述职,两人说了半天的话。于令翊之事,皮策也恻然,与俞嬴沉默相对许久。

不两日,他又走了——相地还在进行,地亩税制之改越发纵深,推广施行的都邑也越来越多。仍有试图阻挠者,但皮策不是怕艰险困苦的人,就这么一个都邑一个都邑地死磕过去。

大司空韩嘉治水之事倒还顺利,也初见成效,今年桃花汛,燕国境内的河水未曾有泛滥之处。

俞嬴要着手推进的除了燕北之事,还有制定法经及朝中一些规程——自己一个太傅不在,许多事便不通畅了,还是要常规常制才行,不管缺了谁换上谁,按照规程来,便能走下去。

***

草原上积雪慢慢融化,露出的草皮子也一点一点绿了起来。

不知道是巫者的药面子、裹牛皮、喝牛血的办法管用,还是就命不该绝,那样重的伤,令翊不但活过了十天二十天,还活过了残冬,活到春日,且越来越好,已经能下地在帐篷前晒太阳了。

苏莫勒沙走到奴仆们的帐篷前,拿鞭子指着令翊:“来!虎狗!给我把靴子上的泥抠一抠。”

令翊没动。

苏莫勒沙挥起鞭子抽向他,却被令翊一把攥住鞭梢,苏莫勒沙一抽没抽动,不由惊讶——躺了一冬天的人,才能下地走动几天,瘦得像要病死的牛,竟然有这般力气!

苏莫勒沙哪能服他一个伤者,当下手中脚下一起用力。哪知令翊随即撒手,苏莫勒沙噔噔往后退了几步,若不是脚下还算沉稳,非得摔个屁股墩儿。

令翊大笑。

苏莫勒沙气恼,脸都红了,举起鞭子便再次抽过去,且这次角度刁钻,令翊万难再抓住鞭梢。令翊不得已,只得仰面滚开。

苏莫勒沙再抽,令翊再滚。

苏莫勒沙又往前两步,拿